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陕西食品安全抽检14批次产品不合格相关企业被处罚

2015年03月10日 10:28   来源:陕西日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中,陕西省有14批次产品被认定不合格。记者3月6日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省食药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目前,14批次不合格产品查处已做到件件有回声。相关查处结果是:

  西安市沣东新城大自然酱菜厂2014年10月10日生产的“白糖蒜(酱腌菜)、2014年10月13日生产山椒小萝卜糖精钠和防腐剂项目检验为不合格,没收企业违法所得795元,罚款30000元。

  西安市沣东新城先锋酱菜园生产的“糖醋蒜”因糖精纳超标,没收违法所得1080元,处罚款20000元。

  西安市大王酿造厂生产的“锦兴大王白醋”、“锦兴大王香醋”、“大王香醋”,经检验不合格。处没收其违法所得2000元,并罚款6000元。

  陕西秦食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合格批次石榴软糕、猕猴桃糕、柿子蜜饯、红枣片等共计97件,已依法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处以10000元罚款。

  宝鸡市恒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玫瑰大头菜糖精纳超标,没收企业违法所得540元,并处罚款2000元。

  宝鸡太白山美源果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猕猴桃果脯和情美杏脯二氧化硫项目检验为不合格,罚款2000元。

  此外,相关部门也已对宝鸡高新开发区凉泉酱货厂、岐山县金祥食品有限公司、扶风雪马面粉厂、三原兴邦油品有限公司、大荔县泉宝食品有限公司、大荔县进潮蜜枣加工厂、大荔县闯利枣业有限公司、清涧县鹤达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相应查处。

  针对这14批次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大食品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可及时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记者 郭晓斌 通讯员 张伟峰 田野)

(责任编辑:杨淼)

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偨椤栵絽鏋ょ紒鎰舵嫹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