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义乌2名男子用弹弓击碎车窗 3秒顺走32万珠宝

2015年03月23日 2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婷婷

  拿弹弓击碎车窗,而后偷走车内财物的案件并不新鲜,但是仅用3秒时间便“顺”走车上价值32万元的珠宝以及一台苹果电脑,倒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两天,该案件的受害者—浙江义乌的刘先生一家很是懊恼。

  记者了解到,刘先生跟妻子刘女士在义乌江滨西路开了一家健康理疗店。两人最近刚刚关掉一家珠宝店,并把剩下来的翡翠手镯、白金项链等珠宝拿到健康理疗店,一部分放在柜台里展示销售,剩下的28件珠宝则锁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据刘先生介绍,这些珠宝当初进价达32多万元。

  3月18日晚上,考虑到第二天要把办公室移到二楼去,刘女士便把保险柜里的珠宝全部取出,和苹果电脑一起放在电脑包里。

  19日一早,夫妻俩开车到店里后,便把车停在隔壁的寄售行门口,下车时两人都忘了拿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电脑包。不久,刘女士便乘火车去了上海,刘先生则招呼好搬家工人后出门谈生意。

  “直到上了火车,我才想起车上的电脑包没拿。正想给丈夫打电话,却发现车钥匙在自己身上。”刘女士事后说,考虑到车就停在隔壁店门口,而且又是白天,东西应该没事,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当天下午4时许,刘女士就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说轿车副驾驶玻璃窗被砸破,装有珠宝的电脑包已不翼而飞。

  “当时我一位朋友到店里,才发现我们的车子车窗被人砸破。”刘先生说,报警后,他们立即查看了店内的监控录像,发现砸车窗玻璃盗窃的是两个小年轻。

  根据监控显示,当天下午2时44分,穿红夹克和穿灰夹克的两名男子从丹溪路往南门街走来。一路上,两人在轿车旁来回踱着,并不时伸手去拉路边车辆的车门。

  当天下午3时15分,两人再次出现在轿车附近。穿红夹克的男子掏出一个疑似弹弓的东西击碎副驾驶室玻璃后,随即另一人上前用左肘朝碎裂的玻璃窗上狠击了一下,迅速伸手拿走了副驾驶座位上的电脑包,整个作案过程不到3秒时间。

  23日,记者从义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获悉,警方正全力侦查这起街面特大盗窃案侦查,同时民警提醒,这起盗窃案再次向市民敲响警钟,切勿把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放在车内。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