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山"台州硬啃土壤难题 20亩地花了1000万

2015年03月24日 09: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徐杰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台州,是我国知名的“洋垃圾”集散地,然而,拆解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了土壤。与此同时,浙江省台州市正在申报创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废金属拆解业一直以来考验着台州的化解能力:一方面,被列入试点的20亩土壤修复费用达1000多万元,并且目前主要由当地财政背书;另一方面,拆解业占据当地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一,难以割舍。

  阳春三月,暖洋洋的阳光照射在厂房的空地上,来自江西的阿峰(化名)无暇享受,他和40来名工友正在拆解从欧美等国运来的机电废品,外界习惯将这些废品称为“洋垃圾”。阿峰总能熟练地从这些废品中挑出可以变卖的金属,他的双手沾满油渍,地面沾满了各色遗弃的油品,整个厂房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这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国金属再生加工利用基地”内的作业场景之一,废金属拆解业是当地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全市共44家拆解企业,其中90%以上的公司在峰江街道园区发展了多年,然而,如今随着环保防治的趋严,这里开始了一场土壤修复战。但与此同时,拆解企业进入新园内要重新购置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今年6月底之前,所有企业必须全部进入新园区,进行圈区管理,否则将不能从事拆解行业”。3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管委会总指挥叶国智对记者表示,至于圈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继续发展拆解业的同时防控污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浙江省台州市市长张兵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圈区管理”。实施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台州拆解业关税占比73%

  3月12日,浙江台州椒江区的海门港一号码头作业繁忙,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洋垃圾。“这些电视机等废五金都是通过散船从日本直接运过来的,分类后运往峰江和三山进行拆解”,一位自称在此工作十来年的码头工人称,这个码头是目前台州最大的洋垃圾进口码头,每个月大概有100艘船载货进来。

  叶国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台州固废拆解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九成以上的拆解物资靠进口,在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的废旧资源回收市场已具备极强的话语权,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

  固废拆解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台州市共有环保部批准的定点拆解企业44家,其中路桥区有34家,2014年度,台州金属综合利用行业共回收利用各类废旧资源约170万吨,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6.6亿元,占路桥区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5%,上缴海关关税17.43亿元,占台州海关总关税收入的73%。

  更为重要的是,固废拆解业带来了大量的金属原材料。据叶国智介绍,台州矿产资源贫乏,拆解业为台州的企业提供大量原料,被称为“长三角城市矿山”。

  高昂的土壤修复成本

  废旧金属拆解业在缓解台州区域资源瓶颈的同时,也带来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隐患。

  位于台州市路桥区山后许村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对当地土壤治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2009年开始,全省首例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作启动,2010年7月份,由台州市环保局路桥分局具体执行的土壤修复试点开始实施,被委托的施工方包括杭州高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土壤研究所和浙江大学。

  根据规划,路桥区将分两期实施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块的建设,一期修复土壤面积7400平方米,完成污染土壤控制区块种植结构的调整,于2010年完成;二期于2012年完成,全部完成修复示范区块12500平方米的土壤修复工作,达到农用地标准。

  2013年1月30日,台州国土资源局发布消息称,路桥区已经完成上述土壤修复工作。自2009年开始,该工作历时近4年。“这里原来是废旧变压器交易和拆解的密集区域,多年来的不当拆解作业对当地的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杭州高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驻场助理工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多氯联苯,是手工拆解变压器时流出来的绝缘油所致。”

  据该助理工程师介绍,上述土壤修复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针对高浓度的多氯联苯污染土壤,采用生态堆制修复,而后对中低浓度的采用生物修复,包括湿地修复、耕作修复等,修复的目标是能够达到恢复农用地功能。

  “目前正式进行土壤修复的只有山后许村这块土地”,台州市环保局路桥分局固废中心主任罗鹏对记者称。在台州土壤修复面前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既定的修复技术标准,二是高昂的修复费用。据悉,仅路桥山后许村近20亩土地,路桥区已划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污染土壤修复。

  对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向台州市环保局和台州市环保局路桥分局了解,但均未能获得相关数据,前者表示,当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要向当地了解,而后者表示,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保密,要向市级环保局了解。

  台州市环保局固废管理中心主任林勤耕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目前,土壤修复费用由各属地负责,现已对台州污染地块实施控制,严禁种植可食用作物,控制区块现已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除了路桥和温岭两个试点的地块进行修复外,其他区块目前只是改变种植结构。

  据悉,台州旗下的温岭市和路桥区皆因拆解业带来土壤污染。

  据林勤耕介绍,台州市目前正在申报创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已上报环保部,其目的是对土地进行区块管理,重新调整种植物,防控土壤污染。

  台州拆解业盈利能力下降 防污将封闭管理

  近年来,有关土壤修复的呼声不绝于耳。

  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表示,我国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行动计划(即“土十条”)也在制定中。

  今年3月中旬,台州市环保局局长章维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亦明确,2015年,环保局将重点推进劣五类水体消除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六大专项行动和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全力打好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拆解业将实行圈区管理

  在经济层面,台州市对固废金属拆解产业难以割舍。眼下,台州市推动的最重要举措是在三山涂围垦区建设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实现整体搬迁。从地理位置看,搬迁的位置在台州城区的东侧,频临海港。

  官方资料显示,根据2007年环保部批准,拆解业将实行圈区管理,这个被称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基地项目总用地6633亩,投资54.15亿元。“采取最为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设立唯一一个主入口和主出口,实行“固废入园——各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运行模式。”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管委会总指挥叶国智说。

  叶国智介绍称,相比小作坊的随意生产、排污,圈区集中管理后,企业产生的废水被纳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产生的不可利用废物由园区统一收集交给专业的回收处置企业,实现管理、加工、污染的防控一体,同时圈区内的企业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变传统的手工拆解。

  固废拆解业盈利能力下降

  按照台州市此前规划,一期项目2012年基本建成,全市44家定点企业及部分非定点拆解企业项目全部入驻,形成年拆解300万吨进口固废的能力;二期项目预计2015年基本建成,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矿产”,形成年综合拆解能力500万吨,销售收入600亿元的生产规模。

  叶国智坦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确实有部分企业现在还没有入圈生产,但是按照相关要求,今年6月前台州内的企业必须全部进入新园区,否则拿不到环保部分的相关资质批文,没有资质批文就无法进口固废金属。

  但是,也有企业向记者抱怨称,当前企业固废拆解出来的铜铁等金属卖不起价格,不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进入新园区内还要重新购置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这对他们是不小的压力。数据显示,2008年,台州市废旧金属拆解总量超过250万吨,2013年,约为227万吨,2014年则降至170万吨。

  齐合天地(00976,HK)是台州路桥区固废拆解业唯一的上市公司,继2013年亏损3.83亿元后,尽管目前2014年财报未公布,但其发布的盈利警告称,亏损金额将同比大幅增加。亏损扩大可归因于全球金属价格波动、2014年上半年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及销售额在2014年减少等。

  与此同时,对于新园区,除了一些企业认为位置较为偏僻、配套不齐全、增加经营成本外,位于峰江街道老园区的土地厂房何去何从,也令当地不少企业忧虑。对于这些被污染的土壤将如何处置,林勤耕称,“土壤修复将根据区块土地的用途来定,目前这些土地的规划用途还未明确,目前没确定如何处置”。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