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褒贬争议中,温州金改在3周年之际终于喜结良果。3月26日,央行批准同意温州金改“新12条”;同日,首批民营试点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正式开业。
相关人士认为,温州金改老的12条更加宏观,且更多是解决政策层面的问题,“新12条”更加细致,且多从微观面着手,更接“地气”。作为温州金改的重要成果之一,温州民商银行的开业亦给外界更多积极信号。
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
温州作为全国首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成立就确定了12项重要任务。主要有: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等。
原金改12条任务中,除个人境外直投涉及资本项目开放外,其余11条都已初步完成。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改“新12条”是浙江省和温州市两级政府自我加压的成果,是老的金改12条政策延伸,其内容更加丰富,对金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就包括个人资本海外投资的开放。如果继续需要机构批准,这与市场经济是不相符合的。对于这一条,下一步肯定会有新的突破。 记者注意到,此次12条意见中首次提出将设立区域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这意味着原来只有国有投资公司可以处置变成民间资本能够参与,从“垄断”性变成全面开放性。
属地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周德文告诉记者,2012年金融危机以来,温州市的不良贷款节节攀升,从最初的0.3%到3%,再到现在的4%,早已超过了3%的警戒线。以前不良资产处置都是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但是全国各地都面临着金融危机,四大管理公司鞭长莫及。不良资产处置属地化之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就可以参与进来,这样不良资产的处置会更广泛、更及时。他透露,温州华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尝试购买不良资产包,效果不错,金改的目的就是让这种情况变成常态化。
金改3年,民间融资立案大幅减少
尽管民间对温州金改褒贬不一,但是,3年过去了,温州金改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如出台了全国首部民间融资管理法规,实施300万元以上大额民间借贷强制备案制,创建民营银行,建立并全球发布推进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的“温州利率指数”等共计31项成果。
直接的效果是,温州民间融资立案数量减少。截止2014年前11个月,在法院立案的民间融资案件已减少了10%,金额也在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是民间金融风波消退。始于2012年下半年的民间融资资金链导致的民间金融风波,现在大为消退。恶性案件急剧减少,企业主跑路、跳楼的已经基本没有了。
浙江富达汽车贸易公司董事长李良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总体有回暖的势头,尽管许多企业的日子过得依然是紧巴巴的,但是和以前比还是轻松了不少。以前最怕听到银行来电,现在银行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逼债逼得那么紧。 李良松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萎靡,房地产热以及炒房热正慢慢的消退,企业投资房地产的热情也随即降温,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实体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实业,而不像以前那样挪到房地产开发上面,而不做房地产,高利贷也就不需要了,没有了高利贷,跑路跳楼自然少了。
落后的经济指标曾一度让温州饱受诟病。相关数据显示,至2014年9年底,温州经济有所回升,各项指标有所提高。
民商银行开业,提振企业信心
作为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民营银行、温州金改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温州民商银行正式开业被外界赋予更多期待。
李良松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温州民商银行的开业更多是一种积极的示范效应,但对众多如饥似渴的民营企业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据介绍,温州民商银行是全国首批由纯民营资本自主发起、自担风险的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金20亿元,由包含正泰集团和华峰氨纶两家主发起人在内的13家优质民营企业共同发起,其中5家企业自身或所属公司为上市企业。开业典礼上,温州民商银行与龙湾区(高新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授信10亿元,用于高新园区孵化园、创业园以及高新园区内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创新。
同时,温州民商银行还办理发放了第一笔贷款,向温州江达电器有限公司办理发放了第一批小微企业的纯信用贷款30万,将主要用于原材料的采购。
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专门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信用贷款产品“旺商贷“,今后还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创新更多的产品,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得到温州民商银行“旺商贷”“商人贷”等产品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周德文表示,温州民商银行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切切实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企业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推动服务优化。同时,可以进一步弥补温州地方金融体系的不足,有望成为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的一大突破。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