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园“傍名人”变景点 称为增添人文气息

2015年04月01日 13:29   来源:东方网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内喜剧演员尼古林·莫斯科尼古林的墓碑。/CFP

  沪上有墓园“傍名人”想做参观点,你会去逛吗?清明节前,崇明一墓园打造崇明历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绿化率,希望墓园能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记者调查发现,青浦福寿园早在2000年就开始打造人文纪念公园,集中800多个知名人士艺术雕塑墓;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成为人文纪念地。

  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览地,人们能在这些特殊的景点追寻名人的足迹,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为下一个“新圣女”?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资源还差一口气,国外著名纪念公墓已经积累了500多年的名人历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难逾越的瓶颈则是观念。

  墓园想法

  “傍名人”增添人文气息

  今年清明前,已有7位崇明历史名人雕塑在墓园落成,墓园最终计划建造15个崇明历史文化名人雕塑,目前又有两个名人雕塑的建造获得了其后人的同意,准备开建。“我们的初衷是想让墓园有一些特色,特别是历史文化方面的特色,而不仅仅是一个安葬去世的人的墓地。”崇明瀛新园副总经理吴伟敏介绍说,通过在园内竖立一批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塑,打造成为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尤其是让崇明当地的青少年了解崇明历史文化,让名人故事昭示后人。除此以外,墓园方面也在增加绿化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池中莲花、假山飞瀑、广场喷泉应接不暇,让墓园看上去宛若一座公园。

  除了瀛新园以外,青浦的福寿园、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争取成为一个人文的纪念地。

  “名人”最多的是在青浦福寿园,800多位名人入园,这些名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有陈丕显、魏文伯、韩哲一、曹荻秋、陈国栋、汪道涵等原华东局和上海市的老领导,有蔡元培、张元济、章士钊、陈望道、范长江、丰子恺、沈尹默、曹聚仁、谢希德、彭加木、贺绿汀、上官云珠、尹桂芳、孙大雨等社会才俊名流。

  清明扫墓季,很多到青浦福寿园扫墓的市民在墓园里走走会发现,乔冠华的艺术墓,豪放中尽显自信风度;阮玲玉的艺术墓,用汉白玉雕寓示清白人生;谢晋的艺术雕塑低首沉思,仿佛智慧的大脑在构思新的创作……艺术雕塑,将无声的墓碑转变为故事的表达。

  从2000年开始,青浦福寿园就将墓园建成公园,4年后,被民政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人文纪念公园”。现在,福寿园已形成能综合体现上海近现代历史文脉的独特园区。五年前,墓园还创建了全国首家人文纪念博物馆,入住福寿园的众多名人精英的生平资料和实物史料在这里得以展出。

  同样,在奉贤的滨海古园,到了清明季,名人艺术墓前就会被鲜花簇拥。海湾寝园也拥有各自的人文资源和独特景观。

  各方观点

  墓地变游览地并非易事

  “在传统观念里,园墓历来是逝者家属瞻仰的地方,是去了令人伤心的地方,若不是去凭吊亲人好友,恐怕鲜有人会特地去墓园走一走。”对于墓园的升级,不少人在扫墓时能够感觉到变化,但是若要把墓园当做游览地,甚至当景点去参观,更多人无法接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都表示,去墓地心里总觉得会阴森森的。

  也正因如此,上海某墓园曾一度酝酿升级成4A级旅游景区,却几次遇到阻力。让人们望而却步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传统观念。曾经在多个墓园策划过历史文化展示内容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观念中,墓园就是凭吊逝去的亲朋好友的地方,只有人们的观念改变了,墓园才能成为公园,成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而另一层阻力来自逝者家属,“原本肃穆的祭奠场所成为游玩休闲的公园,会破坏先人的宁静。”一边是游园的喧闹,一边是庄严、肃穆的碑林,很多人认为,公墓、陵园应该保持安静、严肃的氛围。

  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坦言,目前对于墓园“借位”,并没有统一的准入门槛。不过,墓园和公园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包括鲁迅公园、光启公园等公园更偏重于休闲娱乐,而升级中的墓园应更人文化。目前在上海的40多家公墓中,并非所有公墓都具备条件转变为公园,“我们提倡有条件的公墓可以进行探索,但必须以节约土地为前提。”

  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受托代管逝者的墓地就有权利决定墓地被参观。这当中既包含文化内涵,又有法律关联,一旦“墓园变公园”在殡葬行业中蔓延开来,会引发很多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多做些研究,考虑得更周全。

  上海公墓VS国外公墓

  [服务完善性]许多国外的墓地旅游能够逐渐兴盛,得益于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完善。一些墓地为游客提供免费地图,安排“坐电瓶车”、“骑自行车”、“提灯笼”等特殊的游览方式,还播放室外电影,举办讲座、音乐会等。例如,在亚特兰大的奥克兰墓地,游客不仅可以拜访内战时期的士兵以及民权运动人士的墓地,还可以庆祝万圣节等传统节日。修建于1838年的布鲁克林绿荫墓地是美国旅游服务最完善的墓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会免费为游客提供一张标注名人墓穴地点的大地图,安排由讲解员带领的游览线路。墓地旁设有书店,并不时举办讲座。

  [历史差距性]在法国拉雪兹公墓里,聚集了法国一两百年的名人,而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名人的足迹更是长达500多年。而上海目前只有二三十年,名人墓和人文纪念博物院内的史物能折射上海的近现代历史文脉,但很难再追溯到更远的历史。

  “我去美国的时候,就专程去了阿灵顿国家公墓参观,那里开阔漂亮,完全像个公园,参观的时候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感。”市民王小姐认为,墓地的确要多一些历史人文情怀。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景点,人们能在这思考生命。

  [看法迥异感]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公墓已成为平时市民散步的好地方,甚至被视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中国人的传统认识,对死亡抱有恐惧感,会害怕死去的人。但死亡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和出生、恋爱、结婚一样,是延续生命的人生环节,缅怀先人可以促使人们更珍爱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墓地非但不是恐怖之地,而应是我们和先人建立精神联系的纽带。(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