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农业嘉年华迎客45万人次 清明游园时间延长1小时

2015年04月02日 2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杜燕郑贤

  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开园20天,迎客45万人次。本周末开始,清明节小长假来袭,预计场馆将迎来开幕以来的游客最高峰,届时场馆游园时间将延长1小时。

  北京农业嘉年华组委会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已开园20天,迎客4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市民“点赞”蔬果园

  “不一样的北京农业嘉年华,美美的,感受春天的气息”、“园区很大,设施齐全,停车方便。凭票还赠送了两盒草莓?”、“姜”山、“瓜”林,茄子、辣椒、红薯都上了架子”……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开幕后,新浪微博上便出现了“秀图热”,绿植、红果、黄花,再配上小心情、小感受,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多彩嘉年华。

  微博上的嘉年华景多画美,而在真实身临场馆时又会多了热闹和童趣。馆内,最常见的身影是活泼的孩子。动手做蜡人、彩绘小铁桶、和蜂蜜近距离接触、观察蚕宝宝以及室外的充气城堡……到处都是热情投入到动手操作中的小朋友。桑蚕织梦、蜜境先蜂、金玉粮缘、燕赵葡园等展区都成了游客集中的亮点区域。

  部分景观添新换料

  目前,农业嘉年华“三馆两园一带”内的蔬果景观、花草绿植正呈现着良好的生长状态。

  金玉粮缘展区,成片的玉米又高又壮,绿色玉米秆上有的结出满是“胡须”的果实,有的则热衷于“长个儿”,足足窜了3米多高。向阳花海百余个向日葵品种进入盛花期,黄色的花瓣层叠绽放,打造了满园金色花海的景象。蔬情画意廊架下“抢眼”的葫芦坠下身躯,有的已能贴在廊架下游客的头顶。

  为了让游客欣赏到场馆内最佳的景观,部分植物将更替换新。台湾浓情馆除了更替新鲜花果原材料外,还将利用莲雾、释迦、凤梨等台湾特色水果,新增台北101大楼景观,还将增加展示20余个品种精品兰花与4株极品兰花。

  蔬情画意馆的主景观区更新了10余个蔬菜品种,重新打造江南景观;草莓奇境馆将利用3000余株草莓,从新打造草莓隧道景观;蜜境先蜂馆增加还原出蜜蜂养殖的特色风景;桑蚕织梦馆营造出新生、勤奋等小品景观,显示出十余种桑树品种,几十种蚕全生育期展示。

  主题活动天天举办

  清明假期3天,草莓博览园东区广场上每天都将举办主题活动。其中4月5日举办的崔村主题活动,是北京农业嘉年华自举办以来,首次设置的镇级主题日活动。草莓园、苹果园、美食庄园、乐土农场……在崔村镇这座发展中的“京北绿色休闲小镇”里,游客可以通过八项参与农耕体验互动活动,享受农业休闲旅游乐趣。

  此外,4月4日将举办上口村主题活动,市民可以在活动中品尝到上口村的招牌美食——驴打滚,在吃的同时了解乡村特色民俗旅游文化。在4月6日举办的食品安全主题日活动中,市民将了解到如何辨别真假保健品等食品安全知识,参与互动答题环节赢取纪念品。

  据了解,本届农业嘉年华设置了200项农业互动体验活动,使游客不论走到哪个展区,都能找到可玩的农业主题项目。今年新增的河北、天津、台湾三个主题馆更是将互动活动与观赏项目融为一体。市民在河北主题馆里亲手酿制葡萄酒,在天津主题馆里享受钓鱼的乐趣,在台湾主题馆里欣赏台湾歌舞、品尝台湾特色夜市小吃。

  新增4个“草莓站”

  今年,北京农业嘉年华延续开展了“草莓票香”体验活动,截至目前已有7万余人参与该活动。清明假期,在原有4个草莓接待站的基础上,又新增了4个接待站,分布在东西两区。

  每位购买全价票(50元/张)的游客,凭“全价票”和“领取凭证”到接待站,可领取价值20元的草莓采摘代金券或一盒不低于400克的草莓。

  同时,为了方便市民到达场馆,开幕以来,每个周末都有10辆摆渡车往返P8停车场与东区广场之间。而为了迎接清明小高峰,摆渡车辆增至20辆,并增加了出车频次,减少游客等待时间。

  此外,在现有1万个停车位的基础上,草莓博览园周边还将增加应急停车位,场馆周边设置了临时停车场道路指引指示标识,社会车辆停车引导员由日常90名增至110名。

  园区内的售票窗口也由原来的16个增至21个,并增加了电子票兑换窗口,检票通道由原来的12个增至16个。连接东西区的廊桥出入口处,当两侧人流过大时,在限流的同时,将开启蛇形通道,并在蛇形通道外码放60余米的软隔离,使游客排队有序进入蛇形通道。(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