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4日多地举行的土拍中,包括武汉、成都在内的多幅地块遭遇流拍,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走向更显低迷。
武汉当天共出让6宗地块,即有2宗地块惨遭流拍;成都市场出让共4总地块,同样有2宗地块流拍。
尽管上述两个城市的流拍地块有其区域因素,不过湖北中原地产资源中心高级经理郑源滔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分析,当前房企对二线城市拿地更加谨慎已经是基本共识。
他认为,现在开发商都想进到一线城市去拿地,而对二线城市中的土地选择则会更加谨慎一点。
武汉、成都土地流拍
据了解,武汉土地市场在4月14日共推出6宗地块,净用地面积超23万平方米,起拍总金额仅3.18亿元。
最终,网上挂牌的5宗地块,3宗底价成交,2宗流拍;现场挂牌的1宗地块也以底价成交,4宗成交地块总代价1.15亿元。
其中,流拍的两宗地块为P(2015)035号、40号宗地,两宗地均位于武汉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且均为商服用地。网挂底价成交的3宗地,均位于新洲区。
据市场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介绍,上述两幅流拍地块位置较为偏远,这也是其不受房企看重,最终遭遇流拍的最主要原因。
而现场挂牌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P(2015)034号商服地块,则被中交二航局武汉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底价拿得。该地块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3331.41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务用地。
同一日,成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让4宗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合计约为222.02亩。
该次出让的4宗土地包括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办事处太平村一、二、三、七组地块,新都区三河街道二台子社区6社、回龙社区1社地块,新都区三河街道二台子社区10社、回龙社区12、13社地块以及郫县郫筒镇一里村一社、城关村三社地块。
最终,备受关注的武侯区红牌楼地块及郫县郫筒镇地块以流拍告终,剩下新都两地块则被成都文旅熊猫小镇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获得。
资料显示,本次意外流拍的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办事处太平村一、二、三、七组地块,用地面积7699.1平方米,起拍价696.67万元/亩,用途是住宅兼容商业。另悉,与该地块隔着一条水渠的就是当年远雄的“万元地”。
历来,红牌楼地块以“面积小,单价高”闻名成都土地市场。历史资料显示,2012年大港国际拿下武侯区永丰乡太平村地块,将天花板价定在8500元/平方米;8个月后,远雄又以10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红牌楼街道办事处太平村地块;紧随其后,四川惠信融通又将天花板价格提至10280元/平方米。
而此次遭遇流拍的武侯区红牌楼地块,结合目前的土地市场情况来看,刷新板块楼面地价的可能性极低。有市场人士表示,该地块价格过高,不好操作。
房企二线拿地更谨慎
土地市场一向被视为未来市场的晴雨表,接连出现土地流拍,土地市场遇冷,也意味着房企对未来判断并不乐观。
此前有市场人士指出,房企在2015年一整年都会对土地市场持谨慎态度,今年的土地市场进入没有溢价、低溢价常态。对于二线城市来说,甚至流拍的可能性很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共计7次招拍挂出让土地,共推出住宅、商服、商住等用地44宗地块,较去年同期的36宗增加22%。
其中3宗城中村地块流拍、1宗撤牌,实际成交40宗地块。成交总面积141公顷,较去年同期下降25%;土地出让金总额近1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亿元下降约15%。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到4月14日,成都土地供应109宗(包括拍卖和挂牌),成交了75宗,土地宗数成交率仅为68.8%。
其中,8宗一类工业用地全部底价成交;住宅用地(二类住宅用地,住宅兼容商业用地)供应43宗,成交25宗;商业(商服)用地供应37宗,成交26宗。
湖北中原地产资源中心高级经理郑源滔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分析指出,土地市场接连出现流拍,与开发商的布局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一个很清晰的趋势是,大型房企都会往一二线城市布局,对三四线城市战略性放弃。”郑源滔指出,一线城市的产业基础很扎实,人口流入也比较强劲,而且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放松之后,成交明显是非常活跃。
“所有的开发商都想进入一线城市去拿地,这是毫无疑问的。二线城市则会有一些区分,像是武汉、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中还是属于比较靠前,还是处于长远的人口净增长阶段,这些城市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来说,风险还是比较可控的。”
他指出,比如武汉的土地还是较为受关注。但是具体到区域,开发商则更加关注核心地块的机会,而对一些远城区的地块,会觉得存在一些风险。
对于本场土拍出现的清冷成交情况,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尽管新政出台后楼市成交加温,但开发商拿地仍然比较谨慎,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之外的非核心板块。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