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4 年末,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6526.34亿元,比年初增加 1640.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2695.25亿元,比年初增加 1846亿元。农合机构人民币贷款 1627.3亿元,比年初增加 280.79亿元;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 188.61亿元,比年初增加 33.07亿元。
表 9: 2014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图 8: 2010—201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截至 2014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 40家,比上年末增加 1家。全年证券市场股票、基金交易总量 13268.85亿元。
截至 2014年末,全省有各类保险公司经营主体 30家,有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 42家,兼业保险代理机构 6020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330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5%。其中,寿险收入 191.89亿元,增长 27.3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 30.44亿元,增长 23.39%;财产险收入 107.66亿元,增长 18.19%。全年原保险赔付额 112.07亿元,增长 11.33%。其中,寿险给付 46.73亿元,增长 12.8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 11.09亿元,增长 26.17%;财产险赔款 54.19亿元,增长 7.4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截至 2014年末,全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2人。全省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2个,省部(吉林省与科技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59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8个。
2014 年,全省国内专利申请量 11933件,授权量 669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11.0%和 8.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 5288件,增长 35.1%;发明专利授权量 1434件,下降 9.2%。 2014年度(自 2013年 11月 1日至 2014年 10月 31日)登记省级科技成果 696项。全年有 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9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1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6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14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2891份,实现合同成交额 28.2亿元。
2014 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823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 14个。全省认证机构 1个,有 4041户企业通过了自愿性认证,颁发证书 5848张。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114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232.57万台,增长 14.29%。全省现行有效吉林省名牌产品 591个,吉林省质量奖 34个。地理标志先进企业 102户。全年共监督抽查工业产品 30种, 625个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 96.0%。
2014 年,全省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2903次,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 1978万人次。全年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77架次,跨区域飞机增雨作业 22次,地面人工增雨 104次,累计增水 30亿立方米。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1185次,保护了 2.8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免受雹灾损失。截至 2014年末,全省共有 37个地震台站,其中,包含 14个火山观测站。全省共有 13口地震前兆观测井。
2014 年末,全省小学 4806所,招生 19万人,在校生 126.9万人。初中 1195所,招生 20.9万人,在校生 62.3万人。普通高中学校 240所,招生 13.2万人,在校生 41.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 329所,招生 4.4万人,在校生 15万人,毕业生 7.7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 4.5万人。另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 2549所,注册学生数 46.2万人。学前教育机构 6266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 4039所,入园(班)幼儿为 24.5万人,在园(班)幼儿为 46.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47所,在校生 5403人。
2014 年末,全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21个,全年招收研究生 1.9万人,在学研究生 5.8万人。有普通高校 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 37所(包含 6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21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 17.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6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9万人。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 9.6万人,在校生 19.6万人。
2014 年末,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3406所,在校生 56.7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 16所,在校生 13.8万人;民办普通高中 23所,在校生 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75所,在校生 1.4万人;民办初中 37所,在校生 7.2万人;民办小学 21所,在校生 5.4万人;民办幼儿园 3234所,在园儿童 25.9万人。此外,另有其他非学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1063所,注册在学人数约 13.7万人。
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幼儿园 89所,学前教育少数民族在园儿童 1.9万人;少数民族小学 84所,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 7.8万人;少数民族初中 55所,初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4.5万人;少数民族普通高中 23所,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3.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0.8万人。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10.3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截至 2014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 78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 40个,公共图书馆 66个,博物馆 77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 950万人次。
2014 年全年出版图书 2.01万种(套),其中,新出 1.22万种,定价总金额 37.85亿元。报纸全年总印数 9.21亿份,定价总金额 9.02亿元。期刊全年总印数 0.98亿册,定价总金额 5.94亿元。
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 98.6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98.7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 574.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 512.9万户。
截至 2014年末,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 15.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6.32万人,注册护士 5.7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 13.19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 773个,床位 1.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1.93万人。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100%。有 1321.43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9.56%,全年共筹集资金 54.78亿元,新农合可支配资金 50.21亿元,已有 674.24万人次从中受益,支付补偿资金 48.53亿元,占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的 96.66%。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 82558例,报告死亡 158例;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 300/10万,报告死亡率为 0.57/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 25.73/10万;婴儿死亡率为 4.6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76.56%。
2014 年,全省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 80枚、银牌 93枚、铜牌 87枚。全年共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 13083人,其中,国家级 200人,一级 602人,二级 4475人,三级 7806人。“五个一”工程建设共资助全民健身中心 5个、体育馆 2个、体育场 4个、体育公园(健身广场) 15个,为 100个乡镇(含街道)、 1071个行政村(含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器材。创建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10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 年末,全省总人口为 2752.3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 1.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8.22万人,出生率为 6.62‰;死亡人口 17.12万人,死亡率为 6.22‰;自然增长率为 0.40‰。人口性别比为 102.19(以女性为 100)。
表 10: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2014 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3217.8元,比上年增长 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 17156元,增长 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0780.1元,增长 10.2%。城镇恩格尔系数为 26.1%,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29.6%。
图 9: 2010—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 农民人均纯收入

截至 2014年末,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 676.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为 415.7万人。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379.9万人(其中,职工医疗 575.5万人,居民医疗 80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 1.4万人,增长 0.1%。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58.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41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2.9万人,增长 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6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1万人,增长 0.4%。
2014 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资金 47.56亿元,其中,筹集城市低保资金 35.48亿元,筹集农村低保资金 12.08亿元。城市低保月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 372元和 308元,比上年增长 10.39%和 12%;农村低保年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 2490元和 1348元,增长 14.27%和 7%,有效保障了全省 160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年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 6.33亿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 156.95万人次,其中,直接救助 78.79万人次。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全年共下拨救灾资金 5.39亿元,妥善安排了 413万人次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14年,省财政列支农村五保供养补助经费 7153万元,目前,全省共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12.1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 2.7万人,分散供养对象 9.4万人,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为 42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为 2800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14 年,全省化学需氧量( COD)排放量 74.30万吨,比上年下降 2.39%;氨氮排放量 5.30万吨,比上年下降 3.04%;二氧化硫( SO2)排放量 37.23万吨,比上年下降 2.42%,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 54.92万吨,比上年下降 2.01%。
继续实施《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2011— 2015年)规划》、《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2011— 2015年)规划》。其中,松花江流域共列入 187个项目,总投资 110亿元;辽河流域共列入 67个项目,总投资 64亿元。 2014年,松花江流域实施规划项目 89个,完成投资 37亿元;辽河流域实施规划项目 22个,完成投资 6亿元。
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按照《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2012)评价,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1.9%,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省 20条主要江河的 74个监测断面中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要求的监测断面 56个,占断面总数的 75.7%。其中, Ⅰ~ Ⅲ类水质监测断面 50个,占断面总数的 67.6%。
全省主要城市 1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其中,地表水源地 15个,地下水源地 2个。 Ⅱ类水质的水源地 8个, Ⅲ类水质的水源地 9个,与上年相比,主要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
全省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 4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2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 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248万公顷,占省域国土面积的 13.4%。
2014 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 16183起,死亡 1498人,同比增加 1008起,少死亡 274人,分别上升 6.6%和下降 15.5%。其中,全省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 91起,死亡 110人,同比减少 53起,少死亡 125人,分别下降 36.8%和 53.2%。
2014 年,全省亿元 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109人,下降 20.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 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1.5人,下降 47.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 2.983人,下降 5.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0.972人,下降 72.7%。
(吉林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