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03月23日 10:22   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20年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统筹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趋于常态;社会发展有序和谐,大局平稳;“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合[2]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 25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84.8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5.1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8.7︰43.2︰48.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2.1%和43.0%。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6.2万人,比上年少增8.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7万人。全省农民工[4]总量为1237.3万人,比上年下降1.6%。其中,本地农民工420.2万人,比上年下降4.7%;外出农民工817.1万,与上年持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涨幅比去年低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3.0%。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三涨五降”,食品烟酒类上涨8.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1%,居住类下降0.6%,医疗保健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7%。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3.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5]上涨11.0%。

  二、农业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粮食种植面积3772.4千公顷,增长2.9%。其中,谷物种植面积3510.0千公顷,增长2.8%。油料种植面积678.4千公顷,增长0.2%。其中,油菜籽475.4千公顷,下降1.4%。蔬菜种植面积661.0千公顷,增长2.6%。棉花种植面积35.0千公顷,下降19.5%。甘蔗种植面积13.6千公顷,下降2.7%。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2163.9万吨,比上年增长0.3%。油料产量122.7万吨,增长1.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42.7万吨,增长3.8%。棉花产量5.3万吨,下降19.5%。甘蔗产量61.2万吨,下降2.0%。烟叶产量2.7万吨,增长18.6%。茶叶产量7.2万吨,增长7.2%。园林水果产量493.2万吨,增长4.0%。

  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283.0万吨,比上年下降5.1%。其中,猪肉产量180.7万吨,下降12.6%;牛肉产量15.2万吨,增长15.7%;羊肉产量2.6万吨,增长11.7%;禽肉产量84.5万吨,增长11.3%。禽蛋产量61.2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9.1万吨,增长25.1%。水产品产量262.7万吨,增长1.5%。年末生猪存栏1569.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56.0%;生猪出栏2218.3万头,下降1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89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6]增加值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8%,重工业增长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5.4%,集体企业增长19.2%,股份合作企业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4.9%,私营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3%。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全省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5.3%,其中7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高于全省平均6.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4.8个百分点,占比为28.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占比为22.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4%,占比为39.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工业贡献突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0.5%。其中,私营企业增长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5.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8%。

  全省重点监测的39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0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52.1%。工业新产品中,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9.2%;集成电路增长16.4%;太阳能电池增长14.9%。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9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2438.1亿元,增长12.2%;每百元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4元,比上年减少0.09元。年末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3.7%,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14257家,比上年末增加1243家;实际开发面积677.0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909.9亿元。全年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2098.1亿元,增长8.2%。招商签约资金12380.4亿元,增长47.2%;招商实际到位资金8443.7亿元,招商资金实际到位率为68.2%。实现营业收入32379.3亿元,增长10.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265.4亿元,增长15.4%。营业收入超100亿的开发区73个,较上年增加7个;超200亿的开发区55个,增加7个;超500亿的开发区20个,增加3个;超1000亿的开发区5个,分别是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281.2万吨,比上年下降33.7%;原煤消费库存量284.2万吨,下降11.9%。原油加工量701.9万吨,下降10.8%。其中,汽油产量211.6万吨,下降13.4%;煤油产量54.2万吨,下降23.3%;柴油产量236.7万吨,下降19.4%。发电量1320.6亿千瓦时,增长5.2%。其中,火力发电1160.8亿千瓦时,增长5.6%;风力发电51.8亿千瓦时,增长25.2%;太阳能发电34.3亿千瓦时,增长3.7%;水力发电73.7亿千瓦时,下降9.2%。

  全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649.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7436.6亿元,增长8.1%,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0%;安装工程产值完成652.2亿元,增长16.7%,占比7.5%;其他产值完成560.3亿元,增长11.0%,占比6.5%。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3869家,比上年增加646家。其中,总承包企业3396家,增加599家;专业承包企业473家,增加47家。按资质等级划分,资质等级为特、一级总、专包企业425家,增加32家;二级企业1030家,增加73家;三级及其他企业2414家,增加541家。

  四、服务业

  全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3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76.2亿元,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04.9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9.1亿元,下降8.0%;金融业增加值1808.6亿元,增长10.0 %;房地产业增加值1925.1亿元,增长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89.6亿元,增长16.3%。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7]企业营业收入2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营业利润162.4亿元,下降19.2%。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5%,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2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5.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7.4%。

  全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157166.9万吨,比上年增长4.1%;货物运输周转量4010.8亿吨公里, 增长3.9%。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865.9万吨,增长27.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万标准箱,下降25.8%。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046.8万吨,增长6.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0万标准箱,增长17.2%。

  旅客运输量43186.0万人,比上年下降27.9%;旅客运输周转量631.4亿人公里,下降35.9%。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942.7万人次,下降30.9%。

  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1064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234.1公里。铁路营运里程4546.3公里。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661.8万辆,比上年增长8.9%;民用轿车保有量377.6万辆,增长9.3%,其中私人轿车363.5万辆,增长9.7%。

  全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8]38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1.3亿元,增长35.3%;电信业务总量[9]3539.9亿元,增长24.7%。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183.9万件,下降29.7%;包裹业务36.7万件,下降16.0%。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1.2亿件,增长44.1%;业务收入114.7亿元,增长36.0%。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2.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5%。移动电话用户4249.4万户,增长2.2%。年末4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为77.7%。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10.5万户,增长4.3%。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3599.3万户,增长2.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4%,占全部投资的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占全部投资的49.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8%,占全部投资的48.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9.1%,占全部投资的24.4%;非国有投资增长7.9%,占全部投资的75.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6%,占全部投资的65.2%。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占全部投资的16.5%;工业投资增长8.0%,占全部投资的49.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3%。

  全年全省施工项目18285个,比上年减少50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344个,增加511个,完成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35.2%。施工项目中,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7986个,完成投资增长18.5%。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858个,完成投资增长89.7%。民生类项目共681个,增加181个,完成投资增长21.9%。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6.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7.3%;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25.3%。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2%。商品房销售面积6732.7万平方米,增长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853.1万平方米,增长3.1%,增幅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5222.8亿元,增长10.9%,其中,住宅销售额4425.2亿元,增长9.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03.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08.9万平方米,提高2.8%。全省商品房单位面积销售额7757元/平方米,增长6.4%。

  全年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20.42万套,纳入2019年国家计划的686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302.2亿元,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46.6亿元,增长2.7%,其中城区5156.1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25.2亿元,增长4.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516.1亿元,增长3.3%;餐饮收入855.6亿元,增长0.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9%、17.4%、28.1%。消费升级类商品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0.0%、13.5%。网上零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29.6亿元,增长38.6%。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0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出口值2920.4亿元,增长17.0%;进口值1089.8亿元,增长7.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242.0亿元,增长11.5%;加工贸易出口633.4亿元,增长37.8%。从主要产品出口看,机电产品出口1611.6亿元,增长29.5%,占全省出口值的5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72.7亿元,增长37.1%。从贸易对象看,对东盟出口541.6亿元,列第一位,增长11.0%;对美国出口486.4亿元,列第二位,增长36.5%;对欧盟出口392.7亿元,列第三位,增长16.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030.0亿元,增长14.0%。

  全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65家,比上年增长3.9%;合同金额123.2亿美元,增长13.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46.0亿美元,增长7.5%。利用省外项目实际进资8751.6亿元,增长8.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55份,比上年下降8.8%;合同金额39.0亿美元,增长4.0%;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下降9.5%。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67人,下降77.5%。对外直接投资额8.7亿美元,下降52.9%。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0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7.5亿元,增长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702.0亿元,下降2.6%。分税种看,增值税766.4亿元,下降4.3%,比上年回落16.5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232.5亿元,下降5.0%,比上年回落14.9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62.8亿元,增长11.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66.1亿元,增长4.4%。其中,教育支出1218.9亿元,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6.7亿元,增长6.0%;城乡社区支出728.5亿元,下降30.4%。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60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0%,比年初增加4655.6亿元,同比多增780.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2741.1亿元,比年初增加3075.2亿元,同比多增601.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2942.8亿元,比年初增加1464.9亿元,同比多增40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40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比年初增加5915.4亿元,同比多增875.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301.6亿元,比年初增加1929.6亿元,同比少增204.9亿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25035.4亿元,比年初增加3987.2亿元,同比多增1090.9亿元。

  年末全省辖区内共有境内上市公司55家,其中,主板公司29家,中小板公司10家,创业板公司13家,科创板公司3家。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分公司43家,证券营业部310家,证券交易额7.73万亿元;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32家,期货代理成交金额3.53万亿元。

  全年全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2.9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594.9亿元,增长12.6%;健康险保费收入179.6亿元,增长13.7%;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4.6亿元,增长14.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1.3亿元,增长10.9%。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191.1亿元,增长11.2%;人寿险赔款及给付120.2亿元,增长10.3%;健康险赔款和给付83.9亿元,增长16.0%;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6.1亿元,增长5.3%。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17元,比上年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56元,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1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城乡居民收入比2.27︰1,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55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34元,下降2.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79元,增长8.7%。城、乡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4%、33.6%,分别比上年回升2.3、3.2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6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78.0万人,增加189.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80.0万人,减少2.4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99.0万人,增加20.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8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1.9万人,增加2.2万人。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3.4万人,增加14.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72.2万人,增加68.9万人。城市居民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8万人,城市低保标准705元/人月,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0.5亿元,月人均补差450元;农村居民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7.2万人,农村低保标准470元/人月,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8.4亿元,月人均补差325元。农村、城市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615元/人月、915元/人月。

  全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学生数626.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活费学生数30.1万人,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28.4万人,资助考入大学(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3.0万人,资助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39.5万人。

  年末全省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福利机构1883个,床位数17.2万张,收养人数8.4万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4348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2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5.3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8.0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1亿元。

  全年省级扶贫发展资金投入40.1亿元。全省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剩余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58万城镇贫困群众脱困退出,35.4万存量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十三五”时期,全省25个贫困县、305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江西老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2.0万人,在校生5.1万人,毕业生1.3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2.2万人,在校生124.2万人,毕业生30.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3.7万人,在校生30.3万人,毕业生5.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7万人,在校生44.6万人,毕业生10.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8.5万人,在校生110.5万人,毕业生33.3万人。初中学校招生68.6万人,在校生220.4万人,毕业生68.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1.8万人,在校生406.3万人,毕业生68.2万人。民办学校9158所,在校学生184.8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0.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7.6%,小学毛入学率101.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5%。普通高考录取率8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0%。

  全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18个。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4299件,授权专利80239件;签订技术合同4086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233.4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77.1亿元,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36.8亿元。

  年末全省共有获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1541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3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7.6万台(件),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7681批次。累计获得CCC认证证书的企业598家,获得CCC认证证书4113张。累计发放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7739张,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755张。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0960张,测绘基准成果2504点,遥感影像成果16.9万平方公里。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9个,文化馆118个,公共图书馆114个,博物馆170个。广播电视台94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5座。有线电视实际用户53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实际用户521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全年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9500种,出版各类图书25793万册、期刊7006万册、报纸74377万份。

  全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5568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6%;国内旅游收入5420.1亿元,下降43.5%。接待入境旅游者13.0万人次,下降93.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37亿美元,下降95.7%。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 934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5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1个。卫生技术人员28.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5万人,注册护士12.9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6.5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8万张。

  年末全省共有青少年俱乐部138个,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4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37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7个。全年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2个。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8枚金牌、14枚银牌和28枚铜牌。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省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3%,平均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4.7%,比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增加20天。空气中的SO2、PM10、NO2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与上年持平,PM10、NO2浓度分别下降13.6%和8.3%。

  全年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7%,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V类及劣V类水断面比例为0。其中,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6.0%,上升2.7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西段所有水质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标准;设区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省10条主要河流中,信江、抚河、修河、饶河、长江九江段、袁水、萍水河、东江、环鄱阳湖区河流水质优良比例100%,赣江水质优良比例98.3%。

  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09.8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178.4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91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39处、市县级136处。自然保护区面积110.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

  全省平均降水量1896.8毫米,较常年偏多13%,为1961年以来第12高位。平均气温19.0℃,较常年偏高0.98℃,为1961年以来第1高位。平均日照时数1478.6小时,较常年偏少153.9小时,为1961年以来第4少位。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817.2万吨标准煤,增长2.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0]下降1.6%。

  全年全省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46起,比上年减少347起,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1485起,工矿商贸事故225起,铁路运输业事故32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62人,比上年减少254人。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死亡775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255人,铁路运输业事故死亡28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1人。全年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

  面对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及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果断实行213座单退圩堤分洪,处置较大以上险情2075处,转移安置群众71.5万人。全年全省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957.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55.7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和就业人员相关数据,将另行发布。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及以上的本地农民工。

  [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6]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7]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10年价格计算。

  [9]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价格计算。

  [1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按2015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民用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省公安厅;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省农业农村厅;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外贸数据来自南昌海关;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对外承包工程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铁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机场旅客吞吐量数据来自省机场集团公司;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来自省通信管理局;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证券、期货数据来自江西证监局;保险数据来自江西银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科技数据来自省科技厅;专利数据来自省知识产权局;质量检测、行业标准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旅游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测绘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社会捐赠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扶贫数据来自省扶贫办;造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省林业局;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污染物排放、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其他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2021年3月23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

2020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3-23 10:22 来源:江西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