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实现绿色发展

2015年06月26日 15:59   来源:贵阳网   

■题记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发布的“2014贵阳共识”认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既是解决地区差异和贫困问题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兼得的唯一选择。

  对于贵阳而言,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是一种使命与责任。

  说起使命,对于贵阳而言,只有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贵阳实现新跨越,才能切实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说起责任,是因为加紧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贵阳,正面对总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唯有进行绿色发展,才能奋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牵手中国“硅谷”、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成为贵阳这座西部欠发达城市“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依托平台建设“硬环境”,“一站一台”上线运行以来,收集了150多个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难题,促成本地企业对外技术合作项目32项;

  依托优惠政策“软环境”,阿里巴巴、富士康、惠普、戴尔、微软等国内外的IT巨头频繁到贵阳“踩点”,商谈合作事宜;

  ……

  贵阳与中关村的“牵手”,是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位对接,定将在贵州的发展历史上留下精彩一笔。

  2015年6月2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阳举办。

  回顾过去,“绿色发展”一直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名词。作为东道主的贵阳,在过去一年,通过全面对接中关村科技园的优质资源,以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主要抓手,为“绿色发展”作出最好诠释——

  按照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一城两带六核”的总体布局,全市14个产业园区优化为“十三园”,进一步加强了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统筹,明确了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平台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2014年,贵阳市共签约大数据及关联项目138个,签约金额达1326.09亿元,成功引进了京东、富士康、中兴、华为、惠普等一批龙头企业……

  借船出海

  创新驱动助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与会者的共识。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就提出过:“贵阳作为一座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如果再走逐步工业化的老路、产业梯次转移的老路,重污染城市的今天就是贵阳的明天。”

  要想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实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目标,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做好创新驱动这篇大文章。

  但贵阳的创新要素比较缺乏,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2013年9月8日,贵阳作出了借船出海、走合作共赢之路的决定——“牵手”中关村,共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通过引入中关村的科技因子,来推动贵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决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高起点。而通过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设,让贵阳直接登上了北京这艘“大船”,也使得区域合作顺理成章。

  对此,贵阳市充满期待:科技园可以让贵阳更加充分、便捷地运用中关村的人才、资源、技术、金融、管理等优质创新资源,加快创新发展。中关村也是信心满怀:把贵阳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关村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在当今的时代变革中,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贵阳在加速,其他城市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干劲更足。

  因此,贵阳“牵手”中关村,不是单纯引进几个项目,而是着重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内生动力,乘风扬帆,推动实体经济跨越发展。

  于是,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贵阳市确立了“一城、两带、六核”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打好园区集聚牌,打好高端聚集牌,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步提升。

  为建好建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编制《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2013-2020年)》等6个配套文件。

  为发挥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平台载体作用,贵阳市科技局牵头组建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一站一台”加速京筑两地技术成果转化,为贵阳传统企业转型注入科技因子。

  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金字招牌”,贵阳市又马不停蹄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2014年,贵阳市共签约大数据及关联项目138个,签约金额达1326.09亿元,成功引进了京东、富士康、中兴、华为、惠普等一批龙头企业……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如今,改革、开放、创新的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正日益显现出“乘数效应”,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据市工信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市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由2009年的337.1平方公里增加到59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2亿元。2014年,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1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48%提升到75%,占到全省园区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扬帆远航

  资源对接注入科技因子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设,其价值体现归根到底还是要聚集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上、聚集在实体经济的跨越发展上。

  今年5月,借助京筑合作的东风,位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息烽园的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年产10亿粒胶囊GM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准备进行试生产。该企业副总经理谢镇说,正是因为与北京朗致集团的合作,企业的产能才能得到提高,预计今年的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当然,这只是贵阳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开展“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激活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后,推动实体经济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牵手”中关村,贵阳国家高新区的“朗玛”等有技术优势、成长空间、市场潜力的高新项目,通过引进配套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进而带动包括黔中经济区在内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落户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孟工业园的詹阳动力重工、奇瑞万达客车、中联重工等装备制造产业领军企业,也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多领域拓展,通过企业聚合,提升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

  让人欣喜的是,通过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平台嫁接,贵阳产业发展格局更是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爆发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贵阳市大数据产业总量已经达到663亿元,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增速最快,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168.66%。

  乘风破浪

  高新产业进入“爆发期”

  借京筑合作东风

  实现扩能升级

  ■企业典型

  贵州太和制药:

  借京筑合作东风

  实现扩能升级

  6月24日,走进位于息烽县的北京朗致集团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2号建设地块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在新建的制剂车间内,已经通过新版GMP现场认证的6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入生产,一批批的药囊药被包装好,准备进入全国市场。

  新建的2号地块主要是用于年产10亿粒胶囊GMP生产基地项目,是北京朗致集团重组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后,在贵阳实施的首个新建项目。

  2013年9月,借助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契机,北京朗致集团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年产10亿粒胶囊GMP生产基地技改项目,以达到应对贵州太和制药新版GMP要求和朗致集团进军中成药市场的双重目的。

  在公司财务总监高朝彬看来,贵州太和制药和北京朗致集团这两个不同区域、生产研发不同类型的药企能够“牵手”,正是适应市场新形势,对药企资源进行高效配置的结果。

  “企业成立的时候,遵循的是98版的GMP要求。要想达到新版GMP要求,企业车间和药品生产线必须全部进行改造。”高朝彬说,贵州太和制药拥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及贴剂等8个品种专业生产线,如果全部改造,将面临极大的资金缺口,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改造,企业车间将被停产,“而且,销售渠道也一直被个人代理所把控,企业的市场已经陷入瓶颈。”

  为应对危机,2012年年初,贵州太和制药主动加入了寻求资本合作的行列,以便利用市场资本进行车间和生产线的改造提升。巧合的是,为适应新的药品市场需求趋势,北京朗致集团也在同期做出了进军中成药市场的决定,并首先将眼光投向了拥有传统中成药文化的贵州。

  “目前,对国内滥用注射剂、抗生素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大家现在都开始青睐纯天然、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贵州具有民族医药的基础,开发潜力巨大。”高朝彬说,经过商谈,北京朗致集团与贵州太和制药一拍即合,由朗致集团注入资金和技术对贵州太和制药进行控股,并着手整合双方的资金、技术、销售网络等资源,对贵州太和制药目前的车间和生产线进行改造,对药品的生产能力进行扩能。

  2014年2月,太和制药公司正式启动了2号建设地块的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施工,今年5月,新的生产线全部建成,并投入生产。“以前只有4条生产线,现在扩到了6条,从熬药到制成成品,8天的时间就可以生产一批210万粒胶囊药,理论产能足足提升了2倍多。”高朝彬说。

  “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后,将会年产胶囊8.2亿粒、片剂1.2亿片、颗粒剂2400万袋,实现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83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60个。”高朝彬估计,利用北京朗致集团的销售渠道后,药品市场也会由现在的西南市场拓宽到华中、华北等地区,仅前列倍喜胶囊一个品种的销售收入就从几千万上升到2亿元,“届时,我们将会是朗致集团在贵州最重要的中成药生产基地。”

  郭庆元 本报记者 谢江林/文

  图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