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门峡黄河大坝调水调沙 上千人河边冒险捞鱼

2015年07月10日 10:28   来源:大河网   房琳 闾斌

记者房琳通讯员颜钊文记者房琳通讯员闾斌摄影

  7月8日,黄河三门峡大坝开始调水调沙,本来碧波荡漾的黄河水瞬间变得十分浑浊。调水调沙导致河水的含沙量增加,含氧量下降,河里大量鱼、虾浮出水面,因而也吸引了众多的“浑水摸鱼”者。7月9日,大河报记者在黄河三门峡岸边,便见到了上千名群众组成的“捞鱼大军”(如图)。但在捕捞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又着实让人担忧。

  [现场]四川游客加入“捞鱼大军”

  7月9日凌晨5时许,记者驱车赶往三门峡湖滨区黄河会兴段,发现此地早已“热闹非凡”,有人赤裸着上身在黄河里捞鱼,有人则在黄河岸边安营扎寨,等候下水。

  在现场记者还了解到,不仅三门峡当地和对岸山西平陆的群众来捞鱼,就连来自四川、陕西、河北等地的游客也加入到这支“捞鱼大军”之中。

  [惊险]人群刚被劝离,所站地方便塌了

  上午9时,大河报记者又赶到黄河湖滨区小安段,虽然这里竖着许多警示牌,但现场仍有近千人捞鱼。

  记者注意到,由于黄河水位下降,河中出现大量淤泥,不少人便拿着捞鱼工具顺着浅滩进入河中,由于淤泥很深,已经没及他们膝盖处。

  此外,远远望去,有几十名男子竟然游到河水中央捞鱼,而河水已经没到脖子处,只能看见头露在外面。“为了捞鱼,这也太拼了!”现场不少群众都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当天,就在记者采访现场不远处,一处防洪壁垒上站了近百人,都拿着渔网在此捞鱼。现场巡防人员拿着喇叭大喊:“请你们快点上来,那里危险,很容易塌方。”但是,喊了半天,这些人却无一人离开。无奈之下,巡防人员只好下到防洪壁垒上将这些人群劝离。

  又过了约20分钟,“轰隆”一声,刚刚站着近百人的防洪壁垒塌方了。 [提醒]水库泄水期间易发生坍塌现象

  “此次三门峡黄河大坝调水调沙期间,三门峡市及沿黄各县市(区)黄河河务部门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加大对黄河库区周边的巡查防护。”三门峡市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主任李春雷告诉大河报记者,水库泄水期间,极易发生塌岸、坍塌现象,或出现沼泽淤泥地带,人员靠近河边容易发生危险。大河报

(责任编辑:石兰兰)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闁圭儤鍤﹀☉銏犵睄闁割偆鍣ュΛ鍛存⒑閸愬弶鎯堥柟鍐叉捣缁牓宕卞☉娆忎缓濡炪倖鐗徊浠嬪几閵堝洨纾奸柟鎷屽煐鐎氾拷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