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陕西2015行动计划”献策“一带一路”全面建设

2015年07月14日 07:55   来源:陕西日报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知规定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落实。《行动计划》从8个方面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实现6个领域的合作,搭建1个平台,为把陕西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行动指南,《行动计划》的出台,意味着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将全面启动,这将为陕西的“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呢?记者目前采访了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就《行动计划》建言献策,进行专题解读。

  互联互通 经贸合作

  实现共赢目标

  《行动计划》明确了陕西促进互联互通建设要以大通关促进大开发、加快口岸建设、推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西安港建设、加快空港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拓展优势产品海外市场等内容。

  卢山冰(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行动计划》中把“促进互联互通建设”放到第一位,非常重要,也是明智之举。因为在“一带一路”建设“八大重点产业”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放到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产业和产业集群也是我国产业“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产业。

  张宝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开发区、工业园,在人文交流、科教合作、交通运输等领域达到互联互通后,我们也可以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工业园,让企业抱团“走出去”,最终实现共赢目标。陕西企业的市场目标不仅要放在大西北市场,更要放在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产业互补,形成一个繁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人文交流 科教合作

  促民心相通

  《行动计划》中人文交流合作,科技教育合作方面明确了搭建人文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扩大民间友好往来、加强培训教育领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加强卫生领域合作等内容。

  王云珍(马来西亚陕西商会会长、丝绸之路促进会负责人):践行“一带一路”,需首先搭建好人文交流平台和科教合作平台。只有文化相容、科教合作,才能达到民心相通。只有民心相通,各行各业才能互惠互通。在人文交流方面,除继续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外,还应由政府协调组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交易中心;深度挖掘东干文化,创作出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丝路题材影视剧;在科教合作方面,继西安交大成立丝绸之路高校联盟等相关的丝路科研机构后,应充分发挥陕西科教大省的优势,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库”支持。

  卢山冰:《行动计划》中有许多是推动“民心相通”的项目,在“人文交流合作”和“加强科技教育合作”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在“加强卫生领域合作”中开展帮助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签订援建陕西村医院的框架协议,加强医疗技术、人才、设备援助,一定能够在当地产生良好影响。这个项目一旦实施,将极大地提升陕西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有助于树立我们良好的形象。

  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加快“走出去 引进来”步伐

  《行动计划》中在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方面提出积极推进自贸区申报工作、办好2015欧亚经济论坛、办好第22届农高会、办好第五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内容。

  卢山冰:在平台建设上,我们要积极谋求“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在陕西建立分支机构,另外,欧亚经济论坛是陕西唯一纳入到《愿景与行动》中的区域合作平台,是个国家级平台,应该注重、加强和放大其功能。其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上合组织”转型给陕西带来的机遇,陕西企业怎样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怎么对接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陕西企业在“产业集群走出去”上应该做哪些事情等。

  任保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条件,通过积极推进自贸区申报工作、办好2015欧亚经济论坛、办好第22届农高会、办好第五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建设丝路产品体验馆和丝路风情街等活动,为陕西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引进来”搭建平台,提供载体。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