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省半年报解读:长江中上游最猛

2015年07月23日 08:05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 24省半年报解读:长江中上游最猛 沿海金融业贡献大

  东方网7月23日消息: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分析,今年上半年股市非常红火,成交量比过去翻了几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交易所相关的税收还是券商收取的手续费,增长量都很大。这其中,上海、广东和北京,无论是券商还是基金、私募、场外配资等机构,都是最为集中的,因此股市的红火之下,这些省份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西高东低”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不过近年以来,这一格局渐渐发生了变化,中西部尽管总体仍高于东部,但中西部不同省份之间的分化十分明显。

  《第一财经日报》截至22日统计,已有24个省份发布了自己的经济“半年报”,从已发布的省份来看,除了安徽和山东外,其它22省增速均比一季度回升。从总体增速来看,长江中上游省份增速大多名列前茅。而受益于上半年的股市热,京沪粤等沿海省份金融业增加值对三产的贡献比较大。

  长江中上游继续快跑

  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7.90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0个百分点。该增速在目前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第一。

  紧随重庆之后的是同样位于西南的贵州。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435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该增速位居第二。

  此外,位居长江中游几个省份的增速也大多名列前茅。比如江西以9.0%的增速在全国居第四,中部第一。湖北增速为8.7%,安徽达到8.6%,湖南为8.5%。

  与之相比,西北的陕西、宁夏增速则比较靠后。以陕西为例,陕西上半年增速虽比一季度有所回升,但7.3%的增速在全国来说仍比较靠后。“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偏‘重’的结构性矛盾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陕西省统计局分析说。

  尽管东北、山西和内蒙古的GDP数据仍未揭晓,但从一些已经公布的行业数据来看,上半年这些能源重化工业省份仍难言乐观。

  以内蒙古为例,上半年,内蒙古煤炭生产依然下行,原煤、洗煤和焦炭产量均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其中,原煤生产同比下降7.3%,比前五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仍然不景气,导致上半年内蒙古建筑业产值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18.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了9.9个百分点。

  那么为何中西部之间的增速会出现明显的分化,长江中上游省份会快速领跑呢?

  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以能矿产业为主的省份如内蒙古、陕西等所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像重庆、贵州、两湖等长江中上游地区本来能矿产业占比就较少,再加上这几年产业布局和调整做的比较好,产业结构比较均衡,比如制造业不仅有能源化工,也有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因此所受的冲击也很小。

  以重庆为例,作为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制造基地,上半年重庆工业增长依旧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841.72亿元,同比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5个保持了增长,其中支柱产业汽车和电子分别增长19.0%和12.2%。

  在贵州,上半年贵州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新型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7.4%。

  “产业结构、投资对区域的影响都比较大。”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告诉本报,以能源经济为主的省份不光是市场“卖得少”,而且投资也少,因此经济增速就受到很大影响。而长江中上游地区一方面产业发展得比较好,而且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因此发展仍比较快。

  胡晓登说,长江中上游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而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与珠三角、长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几年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的不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巨头纷纷落户到重庆、贵州等地,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不断丰富和优化。

  那么为何沿海的产业更喜欢转移到长江中上游?专家认为,产业转移有地缘和交通便利性的原则。相比西北和东北,长江中上游到两个三角洲更为便利,加上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本身的产业基础就非常好,比如长江中游省份的纺织业、轻工业制造、机械加工制造业等本身都十分发达。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也就成了承接的首选。

  沿海受益股市热

  得益股市交易的红火和金融业发展加快,上半年京沪粤等地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1%,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988.90亿元,增长30.1%。

  在北京,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优势行业增长较快。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35.6亿元,增长19.4%。在金融业的带动下,上半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达8557.8亿元,占GDP比重高达80.9%,比去年全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长8.6%,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走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增速的加快,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在服务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新业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在股市的拉动下高速增长23.0%,比一季度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9%,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上半年,股票市场成交活跃,证券成交额成倍增长;6月末广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到达16.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受股市火爆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达27757亿元,同比增长17.4%,也就是说,京沪粤浙金融业均明显大幅跑赢全国。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分析,今年上半年股市非常红火,成交量比过去翻了几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交易所相关的税收还是券商收取的手续费,增长量都很大。这其中,上海、广东和北京,无论是券商还是基金、私募、场外配资等机构,都是最为集中的,因此股市的红火之下,这些省份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像深圳,炒股之后买房的人很多。因为深圳本身的金融机构多,不仅有深交所,而且与股票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多,互联网+的企业很多,同时深圳还是全国上市公司最密集的一个城市。所以受股市影响也比较明显。”彭澎说。

  当然,跑赢全国的并不止这几个省份,在民间投资最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浙江,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8.2%。

  而位居中部的湖南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67.6亿元,同比增长26.2%。不过,由于中西部省份金融业的总量基数比较小,因此即便有的省份增速较快,但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也相对比较小。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