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释放“一带一路”制度红利

2015年07月30日 02:02   来源:华西都市报   

  7月17日,四川省政府工作“半年报”出炉。跟进“一带一路”战略,被省政府列为谋定2015年“下半程”经济工作的首要举措。

  7月29日,在“2015第六届C21论坛”上,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地域广阔,涵盖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62%和29%,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国家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四川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左手丝路、右手长江”的地理区位优势。

  目前,四川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向具体操作层面推进。华西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今年3月就主动走出国门,采访报道“一带一路”和川企“走出去”的有关情况,为省政府提供了重要信息。

  此次论坛,省级各相关部门、21个市州负责人,与外国驻蓉领事机构、中外代表性企业、四川本土企业负责人及专家智囊等各界精英“面对面”,交流思想、获得启发、凝聚共识,有利于我省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省政府也将加快推动开放型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释放“一带一路”制度红利。

  西部变开放前沿 四川融入“一带一路”优势明显

  赵学谦表示,“2015第六届C21论坛”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四川更好更快融入“一带一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当前我省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我省来讲,“一带一路”宏大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四川发展的地理区位劣势——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从边远地区成为亚欧大陆发展的前沿;既为经济外向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也为未来发展增添了强大动能。

  四川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地理优势明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既是四川服务国家战略的应尽之责,也是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和重大机遇。

  如何抢抓机遇?首要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如何找准定位、精准对接,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四川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首先是要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四川将大力加强国际大通道建设,利用国家关于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和南向、西向立体交通的推进,通过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空枢纽建设,来加强与有关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在此基础上推动贸易畅通,进而推动优势产业深度合作。

  畅通西向加强与中亚、西亚及欧洲合作,突出南向加强与南亚及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连通北向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经贸合作,加强东向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深化与亚太国家合作,更重要的是加快高铁和成都新机场的建设,打造亚欧物流新通道,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

  其次,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大平台建设。政府部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更加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活动,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在走出去过程中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四川有众多国家级的开发区、高新区和内陆开放合作平台,有上乘的商务环境,可借“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来提高开放水平,加强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综保区、中国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等园区建设,推广利用上海自贸区经验,深化与有关国家的经贸合作。

  同时,四川还要切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开放地谋划新的产业布局,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来促进产业的承接和升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蓉欧快铁、南丝绸之路走廊,重新聚集要素,重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水平。

  加快改革创新 释放“一带一路”制度红利

  今年3月,华西都市报推出“丝路花开·一带一路四川机遇”大型系列报道,8路记者走访“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采访组历时数月,共采访数十家川企负责人和数百位政商学界人士,推出上百个整版、数十万字专题报道。

  “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一线信息对下一步政策措施制定很有针对性,省政府决策层对此表示关注。”赵学谦说,目前,四川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从构想加速向具体操作层面推进,省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报道组带回的重要信息和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5月19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媒体采访情况通报会,省长及分管副省长和省级25个有关部门面对面听取了采访组的建议。对报道中反映的机遇和挑战,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主动研究了对策。

  “2015第六届C21论坛,是一次参与性更广泛的主题交流。有利于让社会各界加深了解四川融入‘一带一路’的最新情况,扩大影响。”赵学谦表示,目前,四川省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研究实施一系列涉及“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记者 王丹 赖芳杰)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