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诈骗客户300余万
他虚构高息理财行骗 骗来钱都用于网络赌博
银行职员陈某虚构高息理财产品等信息,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骗了朋友和客户共9人350余万元。而这几百万元被他在网上赌场输了个精光。今天上午,陈某涉嫌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在西城法院出庭受审。
受审“不记得”挂嘴边
37岁的陈某被捕前是某银行北京丰盛支行的业务顾问。“拉存款,介绍理财产品”,陈某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口京腔,声音很小。
检方指控称,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18日间,陈某编造母亲住院急需借款及合资购买高息理财产品等虚假理由,骗取3人135万元。案发前,他以返还利息的方式,主动向这3个人退了43万余元。
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13日间,陈某又采用伪造理财协议、私刻公章等手段,虚构该行在售的一款高息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等,通过签订虚假合同,骗取6名被害人共计219万元。
陈某当庭认罪,不过,在回答公诉人的提问时,陈某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记得”。
从什么时候开始骗钱的,陈某就已经不记得了,最先被他骗的是3个朋友。“我跟他们说有高息理财产品,月息1%,问他们买不买,他们要买就打钱给我。最后一笔我说我母亲病了骗的。”陈某介绍说。
“他们为什么相信你?”公诉人问。“不知道。”陈某一语带过。
陈某记得,这三个朋友,一个骗了80万,一个是50万,还有一个打了借条,5万元。
不过,对于朋友,陈某还是“手下留情”的,给几个人都返还了一些“利息”。
“一共还了多少?”公诉人问。“不记得了。”陈某笼统地回答:“就按照月息1%还的,他们要本金就给本金。”
对于诈骗其他6名客户的过程,陈某则轻描淡写地说:“就是跟他们打电话说有个产品收益高,问他们做不做。感兴趣他们就来了。”
其中,客户牟某一个人就被骗了120万元。除了这个数额最高的,其他客户具体骗了多少钱、什么时间骗的,陈某一律以“不记得”简单回复。
银行内转账 假协议盖真章
陈某的银行职员身份和工作便利让他的诈骗轻而易举,客户们对他推荐的理财产品也深信不疑。
有客户作证说,陈某以前就给她推荐过理财产品,一直都是按期到账。后来,陈某说银行有一款年收益率8%的理财产品,她就相信了。
对这6名客户,有的是陈某用自己编造的假理财协议,盖上了真实的银行业务专用章骗的,有的是用其他信托或投资公司真实的理财产品合同,盖上了私刻的公章骗的。很多客户都是在银行内的POS机转账的,他们以为钱进了银行,但其实都转到了陈某的账户里。
在陈某身份的蒙蔽下,受骗客户的防范意识也降低了。按照陈某的说法,有的客户只是看了一下协议,甚至都没有签订协议;有的连投资期限都没问;还有的直接把钱汇款到他指定的个人账户里。
有客户问协议的事,陈某就说这款产品卖得火,得先交钱后签合同,就蒙了过去。
陈某骗的3个朋友或多或少还拿到一点返利,但这6个客户,一分钱都没拿到。
400多万赌场输光
在法庭上,陈某自称自己的收入一般,每个月大概四五千元。家庭条件倒还可以。“既然收入稳定,家庭经济条件也还行,为什么诈骗?”陈某嘟囔了一句:“赌博害的呗。”
陈某说,他从2013年开始在一个菲律宾的网站赌博,玩百家乐,直接在网上存钱到指定账户就可以下注。
公诉人问:“一共投注了多少钱?”陈某仍然回答:“不记得了。”“一共输了多少?”公诉人换了个问法。陈某答:“400多万。”
根据陈某的供述,在沉迷赌博后,陈某先是输光了自己的积蓄,又抵押了房产,也输光了。他急于弄钱回本,这才打起了客户的主意。但是骗来的300多万,仍然被他输了个精光。
2014年9月19日,陈某自己向派出所投案。同日,他也和妻子离了婚。法官问陈某为什么投案,他低着头,并没有作答。
目前,陈某已没有任何财产,也无力偿还客户的损失。
本报记者 孙莹 文并摄 J001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