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最悲伤作文"发生地 《泪》就贴在教室墙上

2015年08月07日 18:38   来源:法制晚报   石爱华

    木苦依五木和两个弟弟被带到西昌后,家里只剩下奶奶和姐姐,显得很冷清 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

 

镇里给他们家送了几袋大米,现在就堆在墙边 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

 

  父亲四年前去世,母亲也身患重病。她在家给妈妈做饭,但“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是四川凉山州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写出的文字。这篇名为《泪》的作文,很多人看后潸然泪下,网友称之为“最悲伤的作文”。但也有人质疑,作文是由老师修改,并非学生本人所写。

  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来到四川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村木苦依五木家中探访。从她的哥哥姐姐口中得知,母亲去世当天,大女儿在床边照看,木苦依五木在为母亲做饭。但母亲未及吃上女儿做的饭,就突然走了。

  木苦依五木的校长表示,作文确实是木苦依五木写的。这里的孩子习惯直接把彝语翻译成汉语来写,但两种语言的语法不同,因此老师一般会帮学生修改,再让孩子抄写一遍,但内容是她的真实表达。

  家人回忆 妈妈没来得及吃妹妹做的饭就走了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木苦依五木家中时,只有她的哥哥和姐姐在家。家里的老房子是黄土垒成的,现在用来养牲口。后建的砖房大一些,但几乎是家徒四壁。客厅里只有一个旧沙发和一张桌子,房顶上吊着一盏灯。

  哥哥木苦小平告诉记者,他亲眼见到妹妹在家里写这篇作文,大致内容和网上流传的一样,只是一些细节有出入。“我看到(妹妹的)作文时有点想哭,也想到了爸爸妈妈。”木苦小平说。

  姐姐木苦依生木告诉记者,母亲是两年前去世的,“她离开的前几天,我跟弟弟妹妹全都从学校请假回家了。”她说,当时家里最小的弟弟还没有上学。而此前,他们的父亲外出打工时得了肺结核,最终不幸去世。

  “爸爸生病前,妈妈就一直有心脏病。”木苦依生木说,母亲病重后,她和亲戚把母亲送到医院看病。大概意识到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母亲提出要从医院回家。

  木苦依生木说,2013年夏天的一天,身为大姐的她在床边陪着母亲,妹妹木苦依五木去煮米饭,还打算炒一个白菜。“但妈妈没来得及吃到妹妹做的饭,就突然走了。”木苦依生木说,母亲临终前嘱咐她要照顾弟弟妹妹,听爷爷奶奶的话。

  木苦依五木的“最悲伤的作文”在6月份时就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

  学校探访 作文《泪》就贴在教室墙上

  记者随后来到村里的宝石小学,木苦依五木就在这里上四年级。这所始建于1992年的学校一直以来都有支教老师来上课,每个年级由两位老师上、下午轮班代课,课程由老师自行安排。

  木苦依五木所在的四年级只有51名学生,但这已是学校人数最多的一个年级。他们在学校最大的一间教室上课,屋里摆了20多套长条桌椅,每套桌椅要挤两个学生。

  讲台上方有一张学生们的合影,四周的墙上贴着20多篇学生写的作文。记者看到,木苦依五木的《泪》和其他四篇作文在一等奖的区域展示,旁边还贴着其他学生的优秀作文,作文题目有的与木苦依五木的《泪》同名。每篇作文底下都有老师的批注。

  从内容来看,学生们写作的内容多是出自自身的故事,学生格吉日达在自己的作文中说自己是个不幸的孩子,十岁那年父母离婚,他跟着父亲生活,可是父亲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在作文里写道,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他,他求母亲不要离开,母亲在他身边哭泣。第二天一早,他醒来的时候,母亲还是走了。

  校长讲述 彝、汉语法不同 老师帮忙修改

  吉木校长说,这原本是一篇普通的作文,这些墙上的作文确实是老师改过的。在汉语写作水平上,彝族的孩子们还不是很擅长,“孩子习惯直接把彝语翻译成汉语来写,但彝语与汉语的语法是不同的,词语的结构要由老师帮忙改。”吉木校长介绍,孩子们的原文不适合当做范文展示,这些我们看到的展出作文全部是重新抄写上去的,但内容绝对是孩子们原来的内容。

  吉木校长表示,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确实是她所写,由老师批改后又让她重新抄写一遍,至今仍挂在四年级的教室里。校长介绍,这篇作文是四年级语文老师任中昌在给孩子们讲了语文课文《小珊迪》后布置的,当时要求孩子们围绕伤感写一篇作文。

  此事过后,木苦依五木一家得到普雄镇及越西县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关注,相关负责人也相应来到木苦依五木家中了解情况,因这300字的作文,木苦依五木的人生正从这个夏天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她或许不会像大姐木苦依生木一样,提早放弃学业了。(记者 石爱华)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