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去年9月22日石家庄海关加入为节点,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推开已一年有余。在三地海关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这项改革带来的便利,一体化通关方式业务量不断攀升,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贸易便利化水平是衡量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尺。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了我国海关传统上实行的是以直属海关为单元的作业模式,改革后“多关如一关”,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通关手续。
从海关总署去年5月份出台方案,到当年7月1日率先在京津两地海关启动,再到9月22日石家庄海关加入,这项改革在京津冀区域迅速推开。通过三地海关作业联动,促进了关区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实现了区域内海关通关作业的一体化运作,既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和费用,又提高了海关监管效能,实现了“双赢”。
具体而言,改革后三地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申报的海关,除了需要查验的货物要在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验放手续外,可以实现跨关区放行。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不再使用转关运输等传统方式,而是可以在“家门口”办理申报通关等手续,免除了奔波之苦。
例如,天津企业在首都机场通关的货物,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企业可以向天津海关申报,而不必再到北京向首都机场海关申报;天津海关可直接对货物进行放行处理,首都机场海关则根据天津海关的放行指令放行货物,企业可以直接将货物运输到厂。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去年7月1日申报的一票雨刷器进口报关单,揭开了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序幕。截至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累计申报货物2459票。目前该公司每周到港两班船货物,约1.2万种各类车型的零部件,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仅需2至3个工作日即可通关到货,而按传统通关模式约需5个工作日。
效率提升的同时,物流等环节的成本相应降低。经抽样调查,企业选择一体化通关后,相比原转关方式,天津经北京空运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以及北京经天津海运进口货物通关时间、运输成本均节省近三成。
据了解,此项改革中提出的“一地注册、多地报关”、统一风险防控、一份保函区域通用、统一卡口核放标准、电子信息放行等举措受到外贸企业普遍欢迎,仅北京地区就有近8600家进出口企业受惠。截至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企业在一体化区域内共申报一体化报关单296.7万票、货值16970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三地企业全国申报报关单量的77.4%和50.7%。
业内专家认为,京津冀通关一体化,为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有利于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目前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已覆盖全国,在外需低迷的背景下,这项改革将与通关作业无纸化、汇总征税新模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共同发力,为外贸企业营造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
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海关将针对北京大型总部企业云集的特点,从加强源头治理、推进企业守法管理入手,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监管服务,使总部企业可在一地直接办理覆盖全国各口岸的通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