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金改提速重在积累可复制经验

2015年10月28日 10:50   来源:金融时报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相结合,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利于推动金融服务更好地适应高水平开放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明确提出多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开放举措,意在为服务实体经济探索积累相关经验,进而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

  从本次会议具体内容看,多项举措对于当下金融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探索意义。比如“对已经实施的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功能”,“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支持依法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探索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等,都是当前金融业扩大开放、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被市场人士称之为“最大亮点”。

  的确,已经走过三年试点的上海自贸区,一直在为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开放进行探索。上述重要改革开放举措,将在上海自贸区稳妥有序推进试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举措关系到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关系到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水平,属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从自贸区试点起步,逐渐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待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复制,有利于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

  具体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必须要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访问英国时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寓中国发展于世界繁荣发展之中。这都意味着,需要尽快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既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走出去”的需要,也是国内深化改革,以开放带动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实践看,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去年试点的“沪港通”到人们期待中的“深港通”,从上海自贸区试点,到“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出资设立丝路基金,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到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我国新一轮经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新格局逐渐成型。

  在这一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和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这一系列部署,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确定了时间表和任务单。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的部署,正是对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实。

  当然,我们之所以说自贸区金改提速重在积累可复制经验,是因为这些金融改革步骤牵涉面广,影响深远,且其背后的不确定性也广受关注。因此,选择在自贸区试点,就是要探索、积累经验。

  可以说,在把握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时,尤其需要关注风险防范和化解,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不管是推进金融改革,还是扩大金融开放,都有一条基本的原则或前提,就是要风险可控,稳妥有序,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守住风险底线。此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多处强调了金融安全,既要“坚持便利化与防风险并重,形成适应开放需要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又要“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和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测”,旨在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

  实际上,从上海自贸区的总体目标与任务措施看,就是要在未来的改革试验中,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其着眼点在于,为下一步改革开放探路,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终为全国服务。也正因此,上海自贸区具有“试验田”的角色。特别是对于自贸区中金融改革开放举措来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成熟一项推动一项,是改革探索的关键所在。(赵洋)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