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引领金融改革成绩斐然 成上海经济新动力

2015年07月15日 14:54   来源:东方网    于量 唐一泓

  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扩区,按照中央“力争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的要求,一系列重点改革任务得以明确,各项工作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

  作为上海改革和开放的桥头堡,自贸区今年以来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又上新台阶。今年2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被称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3.0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建平认为,自贸区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始终紧紧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避免了对虚拟经济的盲目炒作,体现了对金融风险的良好掌控。同时,随着自贸区的扩区,其金改的溢出效应已经成为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其发挥的作用比预期更为明显,这一点从上海今年上半年相关的经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

  如今,自贸区“金改4.0版”也已指日可待。据自贸区区管委会方面介绍,新一轮的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方案目前已经形成,正在报请国务院审议过程中。据悉,这份方案将涉及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以及不断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等方面。

  自贸区“3.0版”金改“上线”至今,成绩斐然,自贸区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共有24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开立15675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3738.7亿元。此外,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为2683.52亿元,区内累计有146家企业发生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1657.87亿元。

  而在外汇创新业务方面,截至5月底,共发生916笔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金额合计14.7亿美元,区内68家企业参加了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包括互联网金融服务、财富管理服务等,也包括金融租赁、财务公司、汽车金融等专业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孙元欣表示,上海自贸区新的“金改”方案将体现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面联动的新特色,这是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重要差异。他说,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试点工作中,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金融优势,这些制度创新能够在上海自贸区中先行先试,一定程度上源于自贸区扩区后的辐射能级提升。

  同时,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也正稳步推进。除黄金国际板平稳运行以外,上海期货交易所设立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获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也已获证监会原则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也都在积极研究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开展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保险交易所也正积极争取落户试验区。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近期,部分经过验收的市场和交易品种正式上线运作。

  除了金融制度创新外,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同样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利用与自贸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的优势,浦东新区政府率先推出“两张清单”,并于4月28日公布,且年内还将力争推出“2.0版”。同时,按照清权、减权、制权的要求,首份“减权清单”也将有望于年内推出。对此,政协委员、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表示,在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尤其是商事管理制度、负面清单等方面,自贸区近两年来着力推进了与国际商业规则的对接,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

  目前,扩区后的自贸区各片区已经全面实施新版负面清单,并在陆家嘴、金桥、张江等片区开展了住所集中登记改革。从4月底扩区后至6月底,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3223户,其中内资2697户、注册资本1476.42亿元,外资526户、注册资本106.51亿美元。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