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城的一些商业街和大超市外,经常能看到一些满面笑容的年轻男女,向市民派发免费面膜,卖力地邀请市民进店免费体验。或许有些人会问,一张免费面膜里能有啥玄机,大不了敷完就走人,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11月7日,市民孟女士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爆料,今年3月底,她的母亲在浑南亿丰时代广场内被以“免费美容”为由,带进丹丝玫尔水疗养生馆,不去不要紧,这一去竟陆续被消费了7万余元,不仅掏空了全部家底儿,还欠下了外债,这省吃俭用的妈妈究竟怎么了?
姑娘向妈要嫁妆钱
方知家底儿被掏空
孟女士告诉记者,眼下,她正忙着和未婚夫选购新房的家具,前不久,她向妈妈要存折,打算用父母为她积攒下来的嫁妆钱买家具,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妈妈却说钱全都没了,紧接着掏出了一张美容卡,她这才知道原来妈妈将家里全部的钱都去做了美容。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妈肯定是被忽悠了,因为我妈是个特别节俭的人,她从来都不给自己买新衣服,现在穿的还是我上中学时的衣服。”孟女士告诉记者,通过深入了解后得知,今年3月29日,妈妈在亿丰时代广场一楼被丹丝玫尔水疗养生馆工作人员以免费赠送面膜、做面部护理为由带入美容院,在做免费的面部美容时,美容师以其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为由,推荐她在该店进行背部、腹部等护理,由于没有禁受住店员的软磨硬泡,最终,妈妈在这家店办理了5980元的美容卡。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在此后的半年多里,妈妈陆续在这家美容院消费了7万余元,所做项目几乎涵盖全身,项目的费用也越来越贵,最贵的一个套餐高达上万元。
孟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妈妈是一名环卫工,属于临时工,一个月工资就1300余元,而在这7万余元中,有父母的下岗买断钱和多年积攒的血汗钱,还有她上班后让妈妈帮着攒下来的钱。而让她无法理解的是,为了交美容费,妈妈居然把她购买18年的商业保险提前取现,要知道这份保险再交两年就可以享受待遇,而提前终止合约,取出的本金会大打折扣,这还不算完,最后一次交钱时,实在没钱的她不得不向亲戚借了3000元。
让孟女士担心的是,她的妈妈还从美容院里拿回了不少护肤品。“这些护肤品的包装上全是英文,只是用不干胶贴上了中文名称,但没有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孟女士说。
对话环卫大姐
从没想过能陷得这么深
孟女士的妈妈姓刘,今年50岁,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面对记者的追问,她更多是陷入沉思。
记者:当时为啥要做美容?
刘女士:在做免费体验的时候,美容师询问我是不是腿不太好,我说是,于是她就给我按腿,后来我感觉也不算太贵,于是就办卡了,但没想到最后能花这么多。
记者:对方是如何向你推荐项目的?
刘女士:这些美容师的嘴都特别甜,都管我叫姐,有的甚至还管我叫干妈,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她们会不时地说你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然后就向我推荐新的项目,如果不想做的话,就会采用车轮战,三四个人围着我不停地游说。
记者:没钱怎么办?
刘女士:有好几次我都说兜里没钱,但对方提出可以陪我回家取钱办卡,我家在苏家屯,美容院的工作人员就打车陪我回家取存折,然后又打车去银行取钱,等拿到了钱,对方转身就打车回去了,这样的情况有过三四次。
记者:消费这么多,美容院是否向你出具过发票?
刘女士:没有。
记者:现在后悔了吗?
刘女士:后悔了,平时都是我和妹妹一起逛超市,唯独免费体验的那天她没去,要是妹妹在身边的话,这卡就办不成了。
美容院声称曾提供过发票
产品有外包装但拒绝提供
11月7日下午,记者陪同孟女士等人来到了位于亿丰时代广场三楼的丹丝玫尔水疗养生馆,孟女士向店方索要母亲3月份办卡以来的消费记录,店方以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提供。面对孟女士所说商家未提供发票的质疑,养生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店方曾给刘女士提供过发票,但只是三联单而已。但刘女士坚称,除了POS机回执单,自己没有收到任何收据。
针对产品包装上无厂名、厂址及生产日期的问题,店方回应,这些产品都是装在一个礼盒之内的,所以相关信息都标注在了礼盒上。对此,孟女士希望商家能拿出产品作为证明,但养生馆方面拒绝提供。
11月9日,孟女士及家人将问题反映到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代商贸区分局,目前,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代商贸区分局已受理此事。
记者了解到,涉事养生馆属连锁机构,去年8月,其一连锁店曾被本报曝光,一个不满18岁的准大学生被领入美容院免费体验后,划走了4290元学费。而追溯到2013年,其位于哈尔滨的分店因涉嫌欺诈消费者强制消费被当地媒体曝光。
老妈缺的不是美,是亲情
从迷恋各种保健品到掉入免费美容陷阱,面对诱惑,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中招儿?辽宁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心理咨询师杨子分析,事实上,中老人做美容和购买保健品并不只是出于健康需求,更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他们在推销员身上获得了子女不能给予的关爱和陪伴。而商家摸透了老人的这种心理。
对此,杨子建议,虽然工作繁忙,但子女们应当尽可能地在父母身上多花心思,即使没有大量时间陪伴,也要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动向,始终保持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亲密感,应引导老人正视自己被骗的遭遇,帮他们分析被骗的原因,不要过度责备。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