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的“基金团”(组图)

2015年11月12日 03: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介对接会现场

  青岛市景

  资金链,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持,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今天,保持资金链的顺畅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11月5日上午,中国进出口银行股权投资基金推介暨融资对接会在青岛举办。推介对接会邀请了丝路基金、中拉基金、东盟基金、欧亚基金、中加基金、中日基金、中东欧基金等7家中国进出口银行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到会并与山东省的各重点企业作推介和项目融资对接。

  七大基金:

  支持地方建设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我国国际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政策性银行,作为支持我国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行动迅速,颇有效果。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新增青岛地区已批贷项目本外币合计85亿元,同比增长了10.6倍,有力提升了青岛市实体经济及外经贸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通过设立基金,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及导向作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助理、山东省分行行长李健表示。

  本次推介的七大基金,更是推进企业向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最佳“后援团”。

  丝路基金是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中长期开发基金,以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贸合作和双边多边互联互通为己任,支持中国优质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基金投资主要区域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

  东盟基金主要投资东盟十国项目,基金一期主要投资了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能源类项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东盟基金二期将重点关注产能合作领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领域、资源与农业等领域以及消费领域。

  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主要投资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并逐渐将投资地域扩展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国家。主要投资行业包括能源资源及加工业、农业开发、物流、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欧亚地区优先发展产业。

  中日节能环保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领域为中国境内的日本企业与中国政府或企业共同实施的节能环保项目,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运营支持、国际化拓展等在内的多元化增值服务,促进中国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

  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中东欧16国的基础设施、能源、电信和特殊制造业等潜力行业。基金投资在当地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中东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引进来”,促进文化交流,改善民生和创新金融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拉合作基金遵循我国对拉美投资合作的政策,重点投资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并适当向其他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延伸,促进中拉投资和经贸领域的互动、互补及可持续发展。

  中加基金是一直侧重于北美地区能源资源领域投资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将在全球自然资源领域中寻求投资目标,并投资于目标公司所发行的各类投资工具。

  推介会上,青岛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融入“丝路”:

  贸易潜力巨大“青岛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今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总体实施方案》和《加快“走出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经贸合作行动计划》,重点突出青岛作为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海洋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中东南欧、中亚东亚欧亚五大地区进行战略规划布局,着力推进一批双向投资贸易合作重点项目,缔结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城市,打造一批跨境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载体,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中国品牌之都、家电之都,青岛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大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

  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广泛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结伴”也换来了更多国家和地区对于与青岛合作的兴趣。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高瞻远瞩的宏伟蓝图,更是脚踏实地的深耕细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表示。

  然而,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支持。当前,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处在加速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非常广阔,企业走出去的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融资难题也日益显著。

  本次对接会青岛市有49家企业、92个对外投资合作项目需要200多亿美元融资需求。正因为此,青岛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分行联手,为企业向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搭建资金桥梁。

  青岛市张新起市长在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时表示,希望大力支持青岛外经贸企业发展,创新更多融资方式,拓宽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海外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青岛市推进的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项目100多个,规划投资总规模达到600多亿美元。青岛市商务局早在2012年就启动实施了“走出去”战略翻番发展行动计划。在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青岛市对外投资合作实现翻番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分别增长119.7%和157.9%。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七只基金负责人一行时表示,推动企业与银行及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合作,对于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大形势正处于动力转换、积蓄力量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和基金的顺势而为,主动而谋,相机而动,能够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与企业结伴而行。

  海外拓展:

  达到质的跨越

  山东省商务厅多措并举推动企业“走出去”,使“走出去”的规模和层次得到极大提升。

  “走出去”的青岛海尔、青岛海信早已在海外建立多家分公司和研发基地,收购当地著名品牌,构建起“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的海外一体化产业链,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等方面赢得主动。

  济南二机床厂被誉为世界三大汽车冲压厂商之一,从技术创新到管理创新,始终保持站在发展的前端,与国外装备制造企业同步发展,为国内众多汽车厂家提供了大量冲压装备,占据了国内市场80%以上份额。

  青岛金王集团从蜡烛产品起步,而今凭借着高科技产品走向国际,赴美收购油田,布局上游产业链。日益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给金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企业实现了从上游能源资源到中游研发创新再到终端产品市场的一体化战略。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走出去”的青建,承揽海外工程项目已有29年。这期间,集团通过援外成套项目、大企业合作项目,相继开拓了多个国家的市场。2008年,作为第一家中标新加坡私人组屋项目的外资企业,青建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完成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迎来了“造船出海”。与此同时,其在新加坡的业务也将于明年初在当地交易所主板上市。

  从走出国门生产轮胎到发展橡胶贸易的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泰国开展天然胶研究,培养相关的技术,并在越南成立全资子公司,获得了丰富的原材料,借助进出口政策优惠将产业链的发展延伸到了天然橡胶富产区。

  走出去的农业,也同样“大有所为”。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我国援助马拉维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企业在非洲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投资,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当地近10万农户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制图:潘旭涛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