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沈阳72岁老人被公交司机甩站谩骂 司机全程戴耳机

2015年12月18日 13:24   来源:沈阳晚报   

  “车启动,请站稳扶好,乘客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在沈阳很多公交车上常听到的一句广播语。12月17日,72岁的项奶奶致电沈阳晚报新闻热线96009-1:她乘坐286路公交车时遇到与“尊老爱幼”不相符的一幕。项奶奶说自己气得心脏都难受。到底是什么事让老人这么生气?

  286路公交车全程近20公里,线路比较长。12月16日16时许,项奶奶在东滨河路热闹路站等车,她一手拎着黄瓜,一手拎着鸡蛋。286路公交车来了,乘客不多,项奶奶最后一个上车,还没有站稳,司机就启动了公交车。此时,项奶奶的左脚迈上了公交车的地面,右脚还在车门处的楼梯上。由于惯性,项奶奶向前冲去,手里拿的鸡蛋撞到汽车驾驶室的小门上,碎了好几个。

  项奶奶生气了:“你戴着是耳机还是助听器?原来是耳朵听不见的残疾人,怪不得呢!”这一句话让司机怒起来,随口骂了一句。项奶奶有些吃惊并对司机说,“你家没有老人吗?你作为窗口单位的服务人员,怎么能这么对待老人?”随后,项奶奶走向后门,到站时她准备下车,司机回头一看是项奶奶,并且就她一个人下车,于是把后门开了一个小缝后,随即关上后门,项奶奶并没有下去车。项奶奶没有下去车,司机启动车往前开。随即,在全体乘客的面前司机再次怒骂起来,项奶奶说:“这个年轻的司机就是‘路怒’,对我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大骂了一站!全车的人都在劝我赶紧下车,我气得直哆嗦,在下一站的时候,有别人下车,我就下了车。”项奶奶对司机说:“你不是人,你真是个混蛋。”项奶奶觉得,司机不应该骂人,戴耳机更不对,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项奶奶把这样一件事反映给了公交主管部门和本报,希望司机赔礼道歉。

  昨天中午,记者采访时恰巧在线路上遇到了这辆286路公交车,司机很年轻,耳朵上戴着耳机。

  由于司机正在开车,所以记者不能与其核实。随后,记者与车队崔队长取得联系,崔队长听完记者的讲述后与项阿姨通了电话,表示了歉意。崔队长说,作为司机,戴耳机开车确实违反规定,他会批评当事司机。崔队长愿意个人出钱给项奶奶买鸡蛋赔偿,车队会与当事司机核实,给项奶奶一个明确的说法。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