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信保:呵护苏企“走出去” “一带一路”显身手

2015年12月25日 14:57   来源:新华日报   

  近年来,在国家出台“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大战略背景下,为更好地支持江苏企业走出去,助推江苏发挥其“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作用,助力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信保”积极履行政策性使命,在支持江苏企业抢订单、保份额、扩市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支持江苏“走出去”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江苏信保累计支持“走出去”项目58个,涉及金额18.3亿美元。

  企业“走出去”的融资设计师

  出口信用保险,尤其是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我国政府为支持企业“走出去”而开办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为帮助江苏“走出去”企业用足用好这项政策资源,江苏信保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活跃和良好的“走出去”融资环境。在江苏信保的支持下,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内资商业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荷兰ING银行、荷兰合作银行、澳新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都为我省不同类型的“走出去”项目提供了模式多样、方式灵活、条件优惠的融资支持,实实在在地支持了我省企业带资“走出去”。

  今年,为落实好国家战略,江苏信保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分别签订支持“一带一路”专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江苏信保与两大银行将重点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非洲“三网一化”战略等重点国别区域的市场开发,大力支持高铁、核电、电信等高端装备“走出去”。

  融资难是制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逐步认识到信用保险融资的独特作用。在江苏信保与各家合作银行的努力下,针对江苏企业先后推出海外投资项目政治风险统一转移安排机制、海外工程承包项目量单融资合作模式、跨境投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服务等,共同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咨询专家

  自去年以来,部分国家及地区曾先后爆发过社会动荡及暴乱事件,地缘政治局势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对于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所可能遭受到的政治风险一直心存恐慌。事实上,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对于融资、人才、资源等问题,海外的政治风险才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风险与机遇并存,部分国家存在政局不稳、经济状况不佳、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体系欠发展等问题。中国信保作为我国专业从事国别风险分析的政策性机构,近年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定期向企业提供“出口风险预警信息”、“国别信息跟踪”、“金融危机跟踪专报”、“资讯快报”、“世界经济运行与金融形势季报”等信息通报。

  江苏信保不断调整风险管控措施,不仅根据客户与风险高发国别买家的贸易经验、出口商品种类、企业风险控制措施等因素,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的承保措施,并快速赔付。去年东南亚某国多地发生针对我国投资者和企业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事件发生后,江苏信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对该国别项下项目受损情况进行排查,做好证据搜集保全工作,提前启动与外部机构探讨损失核定工作,并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参与本次政治风险事件的处置。据了解,在受损的江苏企业中有两家投保了海外投资保险,建立了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障补偿机制。尽管这两家企业不幸在本次事件中受到冲击,遭到了损失,但是后期均得到了江苏信保的赔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损失。在赔付后,江苏信保配合外交商务等部门,将继续代表企业向东道国政府索偿,最大程度为企业争取应有的补偿和利益。

  2015年,中国信保还专门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别风险报告》、《经济学家智库》等专业风险分析报告,提供专业形势预测,实时帮助江苏企业了解“走出去”风险,目前已成为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风险咨询专家。

  企业“走出去”的国际事务顾问

  要想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得又快又稳,没有国际化的视角、专业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是无法做到的。在服务企业的工作过程中,江苏信保了解到,与大型央企相比,江苏“走出去”的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储备、谈判技巧、项目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江苏信保充当了国际项目顾问的角色。自今年以来,江苏信保在全省各地市层面连续召开了20场次主题讲座和政策推介,从国别风险及机遇、项目谈判关注点、融资方案设计技巧等各个方面,辅导和培育江苏企业学会“走出去”。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江苏信保连续召开三期“江苏省‘一带一路’出口信贷专项政策发布会暨热点国别系列讲座”,专题介绍“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和发展布局,针对西亚北非、中西非以及中东欧等地区16个热点国别的机遇、挑战、合作方向和合作渠道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水泥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之一,仅中材国际(南京)承接的水泥生产线总承包项目就有100多个、设计工程1000多个,遍及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中亚20多个国家。通过与江苏信保的全面合作,中材国际在应对国际市场的政治及商业风险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中材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合作过程中,江苏信保及时有效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国际事务的决策依据。当前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存在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依旧萎缩造成国外订单锐减,加剧了行业竞争,国际市场汇率损失以及融资困难等。在不利的环境下取得进步和发展,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所承载的风险,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途径,江苏信保给了我们很多有效的建议和思路。”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