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香港海关破近10年最大宗冒牌药案 拘捕一人(图)

2015年12月25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海关检获的冒牌男性专用药物。(图:香港《明报》网站/林智杰 摄)

  图:香港《明报》网站/林智杰 摄

  中新网12月25日电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香港海关23日捣破近10年最大宗的怀疑冒牌药剂产品案件,分别于观塘及牛头角区检获约40万粒冒牌药物、毒药及含危险药物成分的药剂产品,包括男性专用药物威而刚(伟哥)及犀利士,初步估计市值逾1000万元(港元,下同),行动中拘捕一名49岁涉案男子。

  香港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课监督黄炎沛表示,海关人员根据线报,展开约两星期深入调查及跟纵,22日突击搜查观塘及牛头角区的4处地点,其中3处为迷你仓及被捕男子寓所,检获约40万粒药物,约半数为男性专用药物,其余包括蓝精灵、白瓜子等精神科药物,另外亦检获危险药物。

  因检获的药物数量庞大,其数量、种类及市值仍有待点算,初步估计市值逾1000万元。海关估计该批药物将会趁圣诞及新年长假期供应东九龙区娱乐场所为主,初步调查检获的药物尚未流入市面。

  其中检获的冒牌威而刚(伟哥)及犀利士,其药力及成分仍有待特区政府化验师检验确定,药效成疑,药物会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亦有待化验。

  海关呼吁,市民如需购买药物,必需经由正常途径及商誉良好店铺购买。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