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头行色匆匆的市民。图片来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拥挤的人群在香港新楼发售抽签现场。资料图片
近日,20多万香港建造业工人“薪喜临门”。香港建造业总工会公布2015/16年度薪酬调整方案,16个工种加薪6%至17%不等,平均加幅10.3%。模板工人日薪加幅最高,由1750元(港币,下同)增加17%至2050元;混凝土工加后日薪最高,为2300元,加幅15%。
依照惯例,初入行的建造业工人经一年学徒出师成为“大工”后,即可享受如此“优厚待遇”。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他们的月薪可达40000元上下,远高于具同等职场年资的大学毕业生。
最新调查显示,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约为每月12000元(约等于10000元人民币)。而这样的月薪,在香港能过怎样的生活?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名单身人士每个月收入12000元,那么在扣除强积金、房租、水电、三餐及交通等日常消费外,是妥妥的“月光族”。
一碗粥50元
月薪12.8万元才“快乐”
在内地,月薪10000元人民币应是不低的工资,但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资料显示,月薪12000港元在香港仅属中下水平。
衣食住行中,占最大消费比例的是住。根据政府数据,全港约有一半人租住房屋,在已购住房的人群中,也有七成背负贷款。粗略统计,每人每月平均花费5000元于住房。
记者曾在黄大仙与人合租一套两室一厅,每间卧室大约4平方米,不到10平方米的厅在摆入冰箱、餐桌椅、鞋柜和晾衣架后基本只剩下一条狭窄的走道。就是这样的房子,每月租金要12000元。
另一个“大头”是食。以九龙塘为例,一碗最普通的皮蛋瘦肉粥就要50元,叉烧饭70元,如果加一碟白灼芥蓝,再计入茶位费和10%服务费,一顿简单的午餐就要100多元。上些档次的寿司或者牛排店,一餐人均三四百元属平常。
不久前,一则《21世纪,月入三万的港人》视频在网络迅速蹿红,戳中了无数香港年轻打工仔的心声。片中主角安仔为结婚和买房存钱,过上“烟要戒、饭要带、挤巴士、吃翠华(平价茶餐厅)”的生活;买房后,每月供房开支更占掉收入大半。外人眼中,安仔事业、爱情“双收”,却没人发现他“眼含心酸和无奈”。
12000元太少,30000元也不多,那么每月要挣多少“人工”才足够呢?曾有英国财富管理公司进行全球调查,结论是香港人需要月薪12.8万元才感到快乐,足足是美国人的两倍多。
转行为“钱途”
电力、燃气与教育业收入称冠
养家压力大、物价疯涨,往往逼得香港打工仔频频跳槽,转行是常事。
三年前于香港城市大学翻译系本科毕业的万茂斌,现在是国泰航空“空少”。他说,不是不喜欢做翻译,而是空乘每月18000元的人工实在诱惑太大,当年翻译系本科毕业生任职口译或笔译,月工资平均仅为11000元。
27岁的阿彭现为南丰集团深水湾径项目工地的一名扎铁工人,他曾在香港专上学院修读市场营销学,毕业后做保险代理,收入不稳定,月入最多也就14000元。两年前他毅然转行建造业,成为一名扎铁工,经过学师和训练后,如今阿彭已升为管理岗位,月入60000元。
所做非所学,他们并不是特例,只不过很多人在理想和面包之间,不能免俗地选择了后者。
与内地类似,香港公务员是各高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职业。除了“仕途”稳定,更重要的是平均起薪高、晋升阶梯清晰。一名香港公务员介绍说,普通公务员共分50个薪点,0点代表月入10855元,例如非技术性初级工人;49点代表月入117080元,例如政府新闻处总新闻主任。大学本科毕业生若考取政府行政主任,起薪点约为15点左右,即26785元;如果是入职卫生署、机电工程署等的专业人才,起薪点可达23点,即39360元。
与内地公务员薪级制不同,香港公务员属于薪系制,不同部门的工资有差异,纪律部队及律政人员更是自成体系。以香港警务人员为例,初级警员入职起薪为每月19605元,架构最顶端的警务处“一哥”月入可达255050元,整体薪资较普通公务员更高。而消防员、海关官员等则按一般纪律人员薪级表运作,例如初级消防员入职起薪为每月18895元,消防处处长则月入229150元,均略低于警务人员。
除了公务员,还有什么高薪行业可选择?政府统计调查报告将各行业的薪资“摆上台面”。电力及燃气供应和教育行业并列“收入冠军”,月入中位数达24500元;紧随其后的是金融及保险业,为23800元;另外专业科技类工种也可拿到20000元人工。排名垫底的则是保安及清洁服务,月入中位数仅为10000元,饮食和零售业也收入欠佳,分别为10500元和11500元。
薪金“两极化”
“食脑族”取财有道
2015年,香港劳动人口约为360万。薪金分布不均,造成香港打工仔收入“两极化”趋势逐年扩大。有人变身年入千百万的“打工皇帝”,也有人常年清贫,靠微薄底薪勉强度日。
记者向税务局查询得知,在最新统计出的课税年度中,收入在750万至1000万元的组别及1000万元以上的组别,每名纳税人的平均税款为126万元及310万元;这两个组别的纳税人共有约3900人,占整体工作人口的0.1%。
这些人,便是俗称“打工皇帝”的“超级打工仔”。他们本身不是老板,收入丰厚程度却远高于一般的打工人士。
提起“打工皇帝”,不能不提香港人心目中草根精英的代表、“和黄大班”霍建宁。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他出任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长和系”董事以来,至少已“袋走”25亿元的人工,是名副其实的“打工一哥”。和记黄埔最新的年报更显示,2014年霍建宁年薪总额为1.963亿元,月收入1600万,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他的时薪9万多,抵得上一个工薪工人一整年的工资了。
有香港学者认为,“打工皇帝”多是企业内的高管,他们的高收入证明了“食脑族”的“人有所值”。企业买的不是他们的工时,而是他们的创意和“点子”。相反,不需动脑、无技术性、单纯劳动的工种更易催生低收入打工仔。截至去年,香港“在职贫穷”人口已达64.7万,其中绝大部分从事渔农业、保安或饮食业。
居住在九龙城的李青几年前离了婚,现在靠打一份餐厅工和政府补贴勉强养活两个未满10岁的孩子和年近七旬的父母。正常人工8000元,每天工作12小时,如果体力好多轮几次班,最多每月能拿到11000元。李青一家五口,除去房租、杂费、孩子的教育开支等,每人每天仅余十几元填饱肚子。她无奈地表示,自己学历低,又干不了粗重活,这份餐厅的收入已是她力所能及的了。
李青的心声,也是这64万人的心声。根据《瑞信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全港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超过香港整体财富的一半;而最富有的一成人每月收入中位数,是最贫穷一成人的19倍。
每年加薪可实现
但薪水在亚太区内无优势
2010年7月,香港法定最低工资在立法会三读通过。2011年5月1日,每小时28元的最低工资正式实施。在“两年一检”的措施下,2015年5月,最低工资涨至每小时32.5元,累计升幅16%。
法定最低工资是否有成效?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副会长孔于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低工资经过调整后,仍然没有“跑赢”通胀,为基层工人提供的保障有限;最低工资也间接造成了打工仔“避重就轻”的心理,在同等工资水平下,打工仔更倾向选择任职相对较轻松的大厦保安,而不是餐厅刷碗工,“求过于供”,餐厅便必须提高工资招雇洗碗工,开店成本更高。
与最低工资“两年一检”相似,香港政府机关与私人机构普遍也会进行“年度薪检”。孔于人说,除非出现特别严峻的经济停滞或全球性“金融风暴”,否则按照市场惯例,打工仔对加薪的期盼会在每年年初“梦想成真”。
那么相对来说,香港整体的薪金水平是否为高?孔于人却不认同。他说,衡量薪金水平不能单看数字的绝对值;香港生活成本高,所以按照物价比例,香港薪金在亚太区内属于合理及中等水平。孔于人更坦言,香港给予“高、精、专”等“食脑族”的薪金,相比内地一线城市低,刨去行业生态环境,香港在“薪金方面并无优势”。因此,是否需要增加工资来留住人才,将是未来政府与企业必须考量的问题。(陈然)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