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国父母逼婚PK:四川擅亲朋围攻 广西强行做主

2016年01月22日 20:54   来源:中国网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若单身,父母就急了。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近八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其中,江苏父母最操心儿女的婚事,近两成父母的逼婚频率平均每年超10次,全国最高。

  数据

  近八成青年曾被父母逼婚

  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早早就盼着回家过年的小伙伴们,会不会担心回家过年有点不自在?问工作、被逼婚、催生娃,堪称三大难题。尤其当老家的兄弟姐妹已经结婚生子,你还单身的时候,更要遭受七大姑八大姨挨个的“问候”。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做了逼婚现状调查,每个城市1000份样本。结果显示,近八成青年曾被父母逼婚,其中,25-35岁的被调研青年被逼婚率高达86%。也就是说,80后以及9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压力最大;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特点

  江苏父母逼婚频率最高

  “你年纪也不小了……”“爸妈年纪大了……”“××结婚生小孩了,娃真可爱……”这样的开场白,基本上就意味着父母在逼婚了。调查显示,由于回家次数不多,近八成青年经常在电话中被逼婚,任何话题最后基本都能被父母引到结婚生子上来。

  逼婚的方式,各地方不同。四川父母喜欢全家齐上阵,发动亲朋围攻战术;上海父母擅长用言语唠叨逼婚,就像唐僧念经一样;广西父母则是“实干派”,强行做主为子女安排相亲,解决婚姻大事。

  江苏父母逼婚有什么特点?调查显示,近两成江苏父母对儿女逼婚的频率平均每年超10次,全国最高。可见,江苏父母最执着,逮着机会就提结婚。而江苏青年的“相亲”次数也相当高,19%的人相亲超过10次。

  分析

  没对象多因生活圈子小

  不过,也不能怪父母逼婚,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太晚了。根据江苏省民政厅的数据,去年,江苏青年平均初婚年龄32.4岁,其中南京人30.4岁。在父母那个年代,三十一二岁,孩子已经打酱油了,再早一点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所以父母们能不着急吗?

  作为被逼婚的对象,小伙伴们也很委屈。调查显示“生活圈子太小”是最大阻碍,76%的小伙伴觉得,平时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根本遇不到异性,更别说谈对象了;即使谈上对象,想要结婚也很困难,68%的人觉得“对方或对方家庭要求太高应付不起”,最后无奈分手。

  建议

  应对逼婚多些坦诚沟通

  虽然被逼婚有点烦,但一到过节放假,小伙伴们还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调查显示,87%的被调研青年对父母的逼婚行为表示理解,只是面对这种问题,多数人会选择当鸵鸟。超七成被调研青年在应对父母逼婚时,会冷处理或逃避。只有28%的采访者,会选择与父母积极沟通。

  对此,江苏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提醒大家,逃避、冷处理都不是好方法,和父母坦诚沟通是最好的应对方式。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不仅生活节奏加快,也面临较大的压力,结婚较晚也情有可原。这就需要子女耐心地和父母多沟通,既要让父母知道自己没找到合适对象的原因,又要让父母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因为父母爱你才会催你结婚,希望有个人来照顾你。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