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拟疏解被占文物故居 迁出原来居住居民和单位

2016年01月25日 09:00   来源:京华时报   张斌

▲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接受记者采访。    京华时报记者张斌摄

 

  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张家明表示,今后5年,东城将举全区之力,解决平房区的现状问题。除了西忠实里等成片区域整体搬迁腾退外,其他居住在平房区的东城居民,或可以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进行搬迁,从而改善居住条件。

  京华时报记者王硕

  申请搬迁试点未来有望扩大

  张家明表示,很多平房区不具备整体疏解条件,不能像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和西忠实里环境整治项目一样整体疏解。2015年,东城区将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和东四三至八条作为试点,以申请式搬迁的形式,让居民自愿申请搬迁。

  2015年,东城区启动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修缮项目,统筹风貌保护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对产权房屋按照历史街区保护原则进行改造。目前,四条胡同已接到660多户的搬迁申请,申请比例达到51%,超过预期。目前,已有110户居民完成了搬迁。居民搬走后,政府将会拆掉违章建筑,并会为留下来的居民改善生活条件。

  张家明说,南锣鼓巷地区4条胡同和东四三至八条试点是成功的,未来有望扩大试点。让居住在平房区更多有搬迁意愿的居民能够以申请式搬迁的方式,本着自愿的原则,改善居住条件,进行搬迁。

  东城常住人口去年减少6000人

  在提到人口疏解问题时,张家明表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城区常住人口减少了6000人,超额完成了政府下达的人口疏解任务。

  据了解,2015年,东城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承诺区内常住人口一年下降5000人。而根据统计局的

  最新数据,2015年,东城区的常住人口下降了6000人。

  “去年,我们在人口控制上确实做了很多努力。”张家明说,比如地下空间清理,批发市场整个腾空了15万平米近5000个摊位,清退从业人员约有10000人,此外,还通过清理群租房清退了8000人,通过清理地下空间227处清退了13000人,这三方面累计起来,影响到的人口约3万多人。

  张家明表示,2016年,东城区还将继续进行批发市场和仓储的疏解,而地下空间的疏解将持续3年,清退完的区域将按照原规划还原。

  □对话

  >>谈人口疏解

  并非针对平房居民想提高他们居住水平

  记者: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5年内要疏解15%的人口?哪类人是疏解重点?

  张家明:平房区居民居住的条件、环境是目前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亟须解决。但是疏解人口,我们的主要目标并不是针对这些居民,而主要是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居住水平。

  当然,疏解中有人口管控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去年,东城区通过清理地下空间、群租房、批发市场等,影响到约3万多人。

  另外,北京的老居民,特别是住在平房区的老居民,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一些条件,到一些其他的区域,这样也能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但前提是自愿,而且是平移式。

  记者:如何保障疏解的人口不会回流?

  张家明:疏解的工作要持续做下去。地下空间清退完毕要合理利用。但利用的前提一定是符合安全条件和业态要求。对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非法经营的业态,决不许再回头。

  文物名人故居腾退拟申请纳入疏解范围

  记者:2015年的人口疏解任务超额完成,2016年的任务是多少?今年将在哪些方面进行疏解?

  张家明:2016年疏解任务还没有签,人数还在确定中,但是到2020年要完成15%。2016年,疏解还会继续发力,第一把仓储市场和批发市场继续清下去;第二把清理地下空间继续做下去。地下空间我们要连续抓3年,特别是有严重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一定要进行改造,甚至取缔,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我们要加大拆违力度。第四,区里也在研究,对于大量的文物、名人故居被占用,甚至在使用上没有按要求进行保护,我们想能不能和市里申请,也纳入疏解范围。在保护这些文物古迹的前提下,把原来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和单位搬迁出去,使文物修缮后被保护并加以利用起来。

  记者:拆除平房区里的违章建筑后,里面的居民如何安置?哪些被占用的文物古建会进行清理?

  张家明:我们也在想,能不能通过市政府以及我们自己筹集一些房源,逐步对居民进行安置。文物古建的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在“十三五”想这么做,比如段祺瑞府。

  >>谈缓堵

  东城治堵着眼胡同今年打通22条断头路

  记者:作为核心区,东城会在区域内制定更严格的机动车管控和产业管控吗?

  张家明:产业肯定要严格管控,按照2014年、2015年北京市印发的禁限制目录,现有的不符合产业目录的,要逐渐清退。

  交通问题,按市政府2016年的计划,东城要打通22条断头路,这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东城治堵的着眼点在胡同,胡同的停车问题、单行、单停问题,这些我们都在谋划。

  >>谈功能疏解

  在疏解前提下发展宜居和谐是建设目标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老城区功能重组,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高端服务功能,怎样来实现这样的功能重组?

  张家明:功能重组,还是应该在疏解的前提下,把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凸显。

  首都成为文化中心,东城担负重要职责。东城区拥有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还需要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把各种文化因素激活起来。下一步,考虑让文化产业也发展起来。而政治活动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东城也是义不容辞。

  记者:从之前的聚,到现在的疏,是否能适应?

  张家明: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长期工作。过去我们发展靠引进资金,现在是靠疏解不符合定位的产业、功能,在疏解的前提下搞发展。东城区要学会适应这种调整,不管怎么疏解,区的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宜居和谐。

  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能体现公平消除矛盾

  记者:东城向外疏解了哪些功能?舍得吗?

  张家明:医疗、教育都在向外疏解。东城的教育资源这么好,要不要往外输出?之前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清楚的,东城好的教育资源,应往外输出,让好的教育模式惠及到其他区域,我们的意见一致。教育资源疏解的力度也非常大,景山中学、二中都已经进驻通州,五中、史家也在往朝阳走。

  我们相信,优质资源往外输出,也是在提升北京的整体教育水平。9年的义务教育,只有让教育均衡,才能让无论什么家庭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社会进步,也能有效消除社会矛盾。

  >>谈平房区改造

  用五年举全区之力解决平房区现状问题

  记者:作为当家人,您觉得东城的“病”在哪方面,该怎么治?

  张家明:从我们的工作经验看,集中力量还是要解决平房区的改造问题。我们所提出的“城市病”,如交通、环境、外来人口聚集、低端业态等问题,大都集中在平房区。所以我们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东城区要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举全区之力,用5年时间解决平房区的现状问题,这是首都形象的短板。我们给自己提出一个“城市更新改造率”,到“十三五”末,东城的城市更新改造率要达到80%。

  记者:平房区改造,腾退土地怎么利用?

  张家明:按市政府要求,必须要还原规划。从东城区2015年开展情况来看,主要是腾退了一些批发市场,比如天乐,它在东城区已有15年的历史,但这里原来是市政规划道路,所以我们就把它变为一条路。另外有一些批发市场腾退完毕后,我们就把它改为一些便民设施。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