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情人节成“情人劫” 重庆昨日离婚人数翻番

2016年02月15日 10:31   来源:重庆晨报   任明勇

  滚蛋吧情人节 500多对夫妻昨天离婚了

  情人节对他们来说是“情人劫”,全市昨天离婚的人数是平时的两倍

  和往年一样,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各个区县的婚姻登记处大厅总会打拥堂,结婚的人很多,离婚的也不少。

  来自于重庆各区县婚姻登记窗口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天下午5点,全市共有4788对情侣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有549对夫妻离婚。

  不过和平时离婚不大一样的是,离婚夫妻中,争吵的少了,他们办登记手续时心平气和,一起来一起离开。

  到登记大厅离婚才知是情人节

  昨天上午10点30分,位于渝北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婚姻登记处一派繁忙景象,十多个窗口都有成双成对的年轻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今天情人节嘛,日子特别,有纪念意义。”有情侣这样说。

  大厅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有欢喜也有忧愁,都是婚姻,结和离,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在结婚登记处,总是那么热闹,处处充满欢声笑语,而离此约20米的离婚登记处就安静多了,他们在认真地填写离婚申请书,提交各样材料,然后又安静地离开。

  “估计节后上班第一天就来离婚的这些人是在节前就商量好了的,所以大家都很平静。”工作人员说。有意思的是,不少离婚夫妻昨天前来登记离婚时,才知道当天是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

  昨天离婚的数量是平时的两倍

  记者从渝北、渝中、南岸等婚姻登记中心了解到,节后上班第一天,一些区域办理离婚登记的数量大有赶超结婚登记之势。有工作人员介绍说,昨天打来电话询问结婚登记事宜的人不多,但打来要求离婚的却有好几对,“有的大年初一就在商量离婚了。”

  据统计,上班第一天,全市共有549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这个数据是平时的两倍。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来离婚?原因其实也不复杂,许多夫妻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的不满、怨气无形中被悄悄搁置、压抑、积淀下来,春节长假里相处的时间多了,恰恰增加了因生活琐事引发矛盾的可能性。而且在春节长假期间,他们也恰好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从而决定是否分手。此外,为老人、孩子留下一个完满的春节假期再离婚,也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离婚夫妻数量增多的原因。

  看情人节里的超市 如何“花式虐狗”

  本报讯 (记者 徐菊)农历的新年还没过完,西方的“情人节”又来啦。今年,主城各大超市对情人节表现得异常热情,戏称为“花式虐狗”。来看看今年众多超市是如何过情人节的,都有哪些招式。

  招式1 巧克力红酒加牛排

  “情人节,跟亲密爱人这样秀恩爱更好。”今年情人节,老牌的重百新世纪超市“开腔”了,在情人节来临之际,教你正确地秀恩爱“姿势”,那就是给爱人一份“浪漫套餐”。

  重百新世纪推出的套餐是:巧克力加红酒下牛排,心情好的话,还可以再来一份意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情人节,重百新世纪超市的金帝、德芙等进口巧克力均打7.8折,费列罗巧克力8.8折。

  烛光晚餐,微醉时怎能少了红酒,重百新世纪超市还特意为情侣们准备了7.8折红葡萄酒。

  招式2 俯首甘为女汉子

  今年情人节,家乐福超市可谓费尽心机“虐狗”,超市的各种标语,看了让“单身狗”立变“单身汪”。在家乐福超市,分别推出了“表白专区”、“单身狗粮区”、“花式虐狗专区”。

  在巧克力表白专区,家乐福的情人节表白也非常直截了当——“明星爆款,表白利器;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在单身狗粮区,家乐福推出了红酒配曲奇,进口美食冰点价,并发表爱的宣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女汉子;劝君更尽一杯酒,明年不做单身狗”。

  在花式虐狗区,各种男女式护肤用品被打上爱的标签——“膨润美肌,柔亮光彩,型男精修面容,帅气无死角”。

  招式3 惊喜诱惑型

  “这个情人节,带Ta去旅行”、“以爱之名,甜蜜心语”,在永辉超市,今年情人节也格外“甜蜜”,处处可见惊喜诱惑。

  永辉超市的巧克力区,各大品牌巧克力都“甜蜜特价”,凡是在2月7日-14日,上传永辉购买德芙产品的购物小票到活动平台,还有可能赢取情人节的“惊喜”,包括魅力三亚、时尚日韩、浪漫东南亚游。

  而在红酒专区,各式进口的、国产的红酒、香槟、果酒纷纷出现情人节“震撼价”。此外,台湾产的提子葡萄汁,培利咖啡、柚子茶等,纷纷都推出了情人节惊喜诱惑价。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