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8日 王志刚)

2016年02月25日 16:40   来源:张家界日报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丰富实践和积极探索,为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深深感受到,张家界的发展:

  必须始终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能总体上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艰巨任务,让张家界从旅游城市迈向旅游大市,从贫困山区迈向小康大道,归根结底,就是靠发展。同样,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推动张家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还是离不开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心无旁骛,致力发展。

  必须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则市强民富。我们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强市”,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不仅实现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事实证明,抓产业就是抓关键、抓民生、抓脱贫。

  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发展合力。干事凝聚人心,创业汇集合力。这几年,我们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追求引导在“想干事”上,把智慧集中在“会干事”上,把价值体现在“干成事”上,形成了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认准了的事就一往无前,部署了的事就一抓到底,才解决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干成了一批大事。

  必须始终把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放在首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以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认真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共享了发展成果。发展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只有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我们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成就感。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回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市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十二五”规划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几个指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今后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均量和发展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旅游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条件与“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人民群众生活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市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奋勇前进。

  国家宏观政策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我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面临良好机遇;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良好条件;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我市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保障。

  全省重大部署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突出“一带一部”新定位,明确“三量齐升”新要求,坚定“五化同步”新路径,发展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革,为我市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张吉怀高铁、桑龙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即将开工,将使我市加快成为武陵山片区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大交通体系。我省“十三五”提出把旅游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明确“以张家界为重点,大力建设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产业新一轮大发展。

  良好发展势头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增添必胜信心。进入“十三五”,我市将全面迈入高铁时代、智能化时代、创新创业时代、旅游经济时代,进入脱贫攻坚期、旅游黄金期、投资机遇期、产业转型期,全市基础设施日益改善,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团结一心,风清气正、心顺劲足,凝聚起了强大的发展正能量。只要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就必然开拓发展新境界,跨越发展新起点,迎来又一轮发展新高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个发展”新理念,按照全省“一带一部”新定位和“三量齐升”新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继续实施“一战略七行动”重点部署,力促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目标圆满实现。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收入增长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12%、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9:27: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旅游升级成效显现。加快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旅游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旅游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旅游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省旅游龙头作用更好发挥,旅游产业国际化程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20年,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过夜人数年均分别增长15%、10%、12%以上,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数较大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1000元和11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达标,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5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99%以上,总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用国际标准建设城市,按国际惯例管理城市,“六城同创”和旅游城市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更加有效拓展开放合作,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提升发展水平,在区域合作共赢中抢占发展先机,对外交流合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石兰兰)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8日 王志刚)

2016-02-25 16:40 来源:张家界日报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丰富实践和积极探索,为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深深感受到,张家界的发展:

  必须始终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能总体上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艰巨任务,让张家界从旅游城市迈向旅游大市,从贫困山区迈向小康大道,归根结底,就是靠发展。同样,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推动张家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还是离不开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心无旁骛,致力发展。

  必须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则市强民富。我们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强市”,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不仅实现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事实证明,抓产业就是抓关键、抓民生、抓脱贫。

  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发展合力。干事凝聚人心,创业汇集合力。这几年,我们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追求引导在“想干事”上,把智慧集中在“会干事”上,把价值体现在“干成事”上,形成了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认准了的事就一往无前,部署了的事就一抓到底,才解决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干成了一批大事。

  必须始终把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放在首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以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认真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共享了发展成果。发展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只有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我们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成就感。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回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市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十二五”规划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几个指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今后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均量和发展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旅游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条件与“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人民群众生活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市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奋勇前进。

  国家宏观政策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我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面临良好机遇;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良好条件;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我市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保障。

  全省重大部署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突出“一带一部”新定位,明确“三量齐升”新要求,坚定“五化同步”新路径,发展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革,为我市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张吉怀高铁、桑龙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即将开工,将使我市加快成为武陵山片区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大交通体系。我省“十三五”提出把旅游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明确“以张家界为重点,大力建设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产业新一轮大发展。

  良好发展势头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增添必胜信心。进入“十三五”,我市将全面迈入高铁时代、智能化时代、创新创业时代、旅游经济时代,进入脱贫攻坚期、旅游黄金期、投资机遇期、产业转型期,全市基础设施日益改善,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团结一心,风清气正、心顺劲足,凝聚起了强大的发展正能量。只要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就必然开拓发展新境界,跨越发展新起点,迎来又一轮发展新高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个发展”新理念,按照全省“一带一部”新定位和“三量齐升”新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继续实施“一战略七行动”重点部署,力促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目标圆满实现。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收入增长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12%、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9:27: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旅游升级成效显现。加快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旅游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旅游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旅游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省旅游龙头作用更好发挥,旅游产业国际化程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20年,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过夜人数年均分别增长15%、10%、12%以上,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数较大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1000元和11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达标,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5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99%以上,总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用国际标准建设城市,按国际惯例管理城市,“六城同创”和旅游城市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更加有效拓展开放合作,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提升发展水平,在区域合作共赢中抢占发展先机,对外交流合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