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古稀老人的大鼓吹情结 只为把大鼓吹和八音传承下去

2016年05月05日 14:38   来源:闽南日报   

  杨月龙向笔者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长泰县雪美村下宅社的一群大鼓吹和八音民间乐队如期开奏,成为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乐队的领队是72岁的杨月龙。

  清末民初,大鼓吹由泉州一带传至长泰,慢慢在各个村盛行。1962年,一支大鼓吹乐队到雪美村招学员,17岁的杨月龙从泥巴田里“一听钟情”,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筹集了5元钱拜师学艺。由于悟性较高,杨月龙一年就学会了8首,师傅便带着他跟团队外出参演。当时表演一次挣一元钱,刚初中毕业的杨月龙很得意。

  1965年,工作后的杨月龙在当地镇中心小学任教,尽管教了语文和音乐两个科目,时间较匆忙,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大鼓吹和八音的研究和学习,业余时间总要弹上几首,碰到不懂的做上记号,周末骑自行车到15公里外的师傅家中求教。在不间断的学习中,杨月龙学会了哒子、大广弦等十几种乐器,“四管全”在村里小有名气。

  2000年,退休的杨月龙发现年轻一代学习大鼓吹极少,决定在村里办兴趣学习班,免费教授大鼓吹和八音演奏技艺。他在村里破旧的仓库里整了块空地,供兴趣爱好者学习、交流和日常演奏。然而,大鼓吹和八音采用的曲谱——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年轻人难免陌生,“初学者要先学会看谱,并在师傅的传教下才会吹奏。”杨月龙说。为方便曲子的流传和学习,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基础和专业理论功底,尝试将工尺谱翻译成现代简谱。后来,他发现翻译工尺谱并不简单。工尺谱是琵琶弹奏谱,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由于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从那时开始,杨月龙四处奔走求教、校对和修改,完整地翻译了25首常用的曲谱,编订成册供学生学习。由于对大鼓吹和八音学习、研究和传承的专业专一,许多乐团高薪聘请杨月龙出演,均被拒之门外。

  谱子有了,学的人也多了,这时又出现了乐器“不够用”的问题。杨月龙又亲自制作起乐器。“乐器的音质与制作的选材密切相关,工艺也很复杂。”他举例说,仅做一把壳子弦(又名椰弦),就需采集马尾、红木、梧桐板和红竹等多种材质,整个过程要花费一年以上,市场价一把卖到800多元。16年来,杨月龙投工投劳出资,亲手制作了大广弦、椰弦等乐器50多把,免费送给学生和兴趣爱好者练习。目前,他的学生有30多人,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

  如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杨月龙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师傅那边流传的古代曲目,还有300多首需要学习和翻译。”一想到这,杨月龙越发觉得传承工作的艰巨和紧迫性。谈起愿望,他说想成立一个大鼓吹八音研习班,找一个好的场所,拥有更多的乐器,聚集各地大鼓吹和八音爱好者一起来研究和翻译工尺谱,把这一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林少波刘小龙林明凯文/图)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