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05月06日 2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杜燕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今天正式成立。北京市每年将投入近5000万,连续投入5年,用于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经专家评审和北京市委教工委委员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成立11所协同创新中心,由11所北京高校牵头,共协同京津冀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1所牵头高校,都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号召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基础扎实,有三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高校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师资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具备一定资源条件,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提供支撑与保障。

  协同的5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除北京地区高校外,其他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图书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央单位和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院等市属单位。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每家协同中心必须至少协同天津或河北的一所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参与。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每年将投入近5000万,连续投入5年,用于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今年,北京市还将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名师,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平台,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

  这其中包括,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新增10到1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市级重点学科和5到8个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项目,每年设立100个新生奖学金、100个学术奖学金。建设20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示范点,从机构、学科、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北京市委副书记苟仲文指出,各协同创新中心要把上水平、做贡献作为最终目标,把聚资源、促协同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理论人才基地和理论高端智库。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三位一体,增强协同互动,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集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推出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汇聚京津冀地区和境外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资源,将理论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给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咨询建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出贡献。(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