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航天“产业化时代”

2016年05月06日 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素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张素)“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5—2025年)公开发布,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6日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当日在北京举行了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的第五场CAST“空间技术论坛”。

  “空间基础设施的概念早在2001年就提出。”王礼恒说,即在空间建立的、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和扩大人类生存空间、为多方面提供长期稳定功能服务的航天器及其地面配套设备构成的工程系统。

  2010年6月,包括王礼恒在内的6名院士联合提出“关于明确渠道、加速推进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经过反复论证,2015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同年10月对外公布。

  规划称,将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行业和区域重大应用需求,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发展要求。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赵坚介绍,规划将按照“三步走”分步实施。其中,“十三五”期间将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基本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配套,商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具备国际服务能力。

  与会专家说,未来将实现“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数据集成服务”,比如综合各部门需求发射“百家星”,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尤其是着眼于科技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最关注的还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王礼恒说。

  赵坚称,规划的实施对于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与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促进中国航天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成立于1968年2月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抓总研制并发射了192颗空间飞行器。由其主办的CAST“空间技术论坛”自2005年以来已举办5场,旨在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论证决策,推动航天重大工程实施进展。(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