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5月10日专电(记者谭元斌)记者10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获悉,7条今年4月24日放流的中华鲟已顺利通过入海前最后一个自动监测点,它们距离长江入海口仅剩下100多公里的距离。
4月24日上午,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中华鲟放流活动,2020尾大规格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5月5日,最快的一条中华鲟通过江阴监测站。截至9日,已陆续有7条中华鲟通过这里。其余的中华鲟,目前散布在放流点下游各江段“回家的路上”。
江阴监测站是中华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自动监测点,距离放流点1600余公里,距离长江入海口180余公里。这批“急先锋”,距离回归大海仅“一步之遥”。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说,放流中华鲟到达距离江阴监测站130余公里的崇明岛水域后,将在那里的咸淡水适应区域待上1至2个月,以调节体内渗透压适应海水盐度。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存在已有1.4亿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们多数时间生活在大海中。到了繁殖的年龄,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长江口,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最远到达金沙江下游产卵,而幼鱼会重新回到大海长大。
受涉水工程建设、环境污染、航运干扰等因素影响,中华鲟群体数量逐年减少,目前已面临灭绝危险。多年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中华鲟放流数量已超过500余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达1.7万余尾。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