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街头艺人立法调研 摸清演出现状

2016年05月17日 10:47   来源:文汇报   

  作为上海共青团服务大放送重点活动之一,位于静安区的IF188青年中心“艺空间”成了持证街头艺人新的才艺秀“驻地”。今后每周五下午和双休日,这里将有五场艺人表演活动,每场2小时的表演邀请两位持证艺人加入。

  目前,上海正在推动街头艺人立法调研。哪些区域适合街头艺人演出、如何规范街头艺人发展、城市管理服务能否跟上等都成了市民与艺人们关注的话题。

  “海归”的街头艺人梦

  四个水晶球在一袭黑衣打扮的街头艺人手指、臂膀、肩上来回游走,和着音乐,时快时慢,时上时下,仿佛具有某种魔力和灵性,吸引了不少双休日来到“艺空间”的市民驻足欣赏。

  水晶球的主人叫陆昕一。这位35岁的上海小伙,高中毕业后留学瑞士,本科攻读会计专业。然而,他并没有成为海归白领,却意外成为上海首批持证街头艺人。对于陆昕一来说,街头艺术仿佛魔法一般让他沉迷。听从内心的声音,他毕业后没有从事一天专业相关工作,成了和魔术屡屡结缘的自由职业者,拿起水晶球,陆昕一一练就是八年。而持证上岗,则源于陆昕一的毛遂自荐。早在七年前,上海就有了要规范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的讨论。陆昕一尝试给市文广局写邮件,最终接到了市演出行业协会的面试通知。通过面试后,他又被通知参加了一次街头艺人职业素养的培训,终于拿到了上岗证,正式开始在街头表演。

  室外表演要签上岗守则

  一年多的静安区表演生涯,让上海首批持证上岗街头艺人感到展示空间需要扩大。陆昕一认为,站在哪个街头演出与收入密切相关,在静安区选择演出地段时,他一开始选在嘉里中心附近,因为该地段白领多。积累经验后,第二批街头艺人的表演空间扩展到了人流量更大的静安公园、商城剧院、静安800秀附近。

  陆昕一说:“对艺人来说,有了固定的街头演出场所,不用东奔西走,安全方面也得到了更大保障。对社会而言,规范的街头艺人管理制度可以避免很多扰民的问题。对文化管理机构来说,管理也更方便,因为街头艺人集中了。”

  去年10月,上海招收了第四批街头艺人,持证街头艺人增至46人。上海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周宇成了这批幸运儿中的一个。室外毕竟是公共场所,周宇说,他在选择节目时更注重对于别人的影响,“轻快、积极向上的歌曲比较多,此外,音量控制也成了自己的必修课。”他表示,自己经常会收到一些陌生人的小礼物,一杯咖啡、一条围巾都让他感觉很温暖。如今,小周在长宁兆丰广场、静安公园以及IF188青年中心都有着固定的街头表演时间。周宇说,目前演出行业协会与每位艺人签订了“不扰民、不设摊、不违章”等上岗守则,街头演出不得随意改变时间、地点、内容,否则将被取消表演资格。

  “瓶颈”问题还需立法解决

  街头艺人怎么管,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管理难题。纽约、悉尼等国际化大都市都有许多优秀的街头艺人,上海怎么做,也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上海“两会”,就有代表委员提出,转变对城市街头艺人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给真正的街头艺术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要制定《上海市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明确“街头艺人”的身份和艺能鉴定、表演方式及时间空间认定、表演的申请与审批、政府的资助与扶持措施等内容。

  据了解,上海相关部门目前正在针对街头艺人进行立法调研,摸清本市街头艺人演出、管理现状,明确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适时启动立法程序。

  市文广局对此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特别是在立法领域还是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一方面由于地方性法规无权设置有关资格资质类的许可事项,因此,赋予街头艺人合法身份、对其进行资质认定方面存在法律障碍。另一方面,目前对街头艺人的管理,与现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也存在矛盾。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认为,街头艺人的立法调研已展现了上海城市的开放包容态度,在接下来的立法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于文化价值的引领。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