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在香港,周末的海港城总是熙熙攘攘。面对这样的场景,谈论经济下滑似乎言过其实。但与2014年相比,这家购物中心的确安静了不少。当时,内地游客排长队购买奢侈品,推动销售额节节攀升,海港城的销售额占到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的近1/10。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2日报道,近来香港零售业的数据令人失望。根据官方数据,随着内地游客寻求在首尔、东京和巴黎等地获得新的消费体验,今年2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1%。剔除价格变化因素,这是1998年9月以来,香港零售业销售额的最大同比跌幅。中国最大的珠宝连锁品牌周大福5月称,由于“大中华区消费情绪走低”,预计其利润将下滑40%至50%。
报道称,尽管香港运势的迅速变化(2014年时,海港城还是全球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最多的购物中心)不太可能在其他地方被完全复制,但它让奢侈品业观察人士意识到,中国对高端产品和体验的兴趣可以变化得多快。
分析人士认为,有几个因素导致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改变,包括汇率变化,但更重要的因素与习惯和品位的变化有关。
里昂证券公司消费和博彩调查部主管阿伦·费希尔说:“奢侈品体验不仅仅是购物体验。香港有所有的奢侈品牌和一些快速消费品牌,但中档价位的品牌并不丰富,而且博物馆和文化活动也很有限。如果是去东京、首尔、巴黎或米兰,选择就会多得多。”
在汇率优势的推动下,日本和韩国尤其受中国游客青睐。根据里昂证券公司的价格追踪,12个月以前,(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东京比在香港低大约20%,而以往的长期数据显示,东京的价格平均比香港的价格高大约20%。但最近,日元对美元升值意味着,东京的价格将再次高于香港的价格,幅度最高可能达到10%左右。
报道称,对奢侈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去年标志着中国游客消费习惯的巨变。根据《金融时报》旗下投资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的数据,自2013年该机构首次开展这项调查以来,中国游客在海外住宿、餐饮和娱乐上的消费总和首次超过购物。中国游客海外购物消费额同比平均下降了6.9%,在更富裕的游客中,这个比例达到10%。分析人士认为,其原因是旅游经历丰富的中国游客眼光越来越高。瑞银集团消费性产业专家斯潘塞·梁(音)说:“我第一次去巴黎时买了一套雨果博斯(Hugo Boss)的西装,因为我消费得起,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去巴黎。现在我去巴黎就买些咖啡,不再买西装了。”
梁先生认为,近年来海外游大幅攀升和受青睐品牌热卖的原因是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长期受到抑制。多年来,中国人的财富不断增加,但海外游却受到诸多限制。梁先生说:“我们还未看到其他地方有类似情况——如此强烈的需求受到抑制。对中国人来说,直到2012年许多国家开始争相吸引中国游客并放宽签证限制之后,世界向中国人敞开大门的速度才大大提高。”
西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同样出现在中国消费者身上,尤其是在时尚领域。年轻消费者对于自己上网寻找合适的品牌越来越感兴趣,这种消费习惯甚至不需要旗舰店等实体店来拉动销售额。
据报道,过去一年,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境遇各不相同。根据“投资参考”的《中国出境游年度报告》,香奈儿(Chanel)的受欢迎程度提升,26%的受访者购买了该品牌,较前一年的20%有所提升。其他的赢家包括蔻驰(Coach)、爱马仕(Hermès)、古驰(Gucci),而迪奥(Dior)和阿玛尼(Armani)则失去了一些市场份额。
奢侈品咨询公司LBB亚洲的创始人奥德·布塞说,对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来说,“要在中国达到香奈儿或路易威登那样的品牌知名度需要数年时间。”
报道称,上述报告认为,香奈儿的受欢迎程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大胆的降价战略。香奈儿在中国内地以及包括香港在内的热门海外市场下调了一些产品的价格,最大下调幅度达到20%。这样做一方面是弥补因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而造成的差价,另一方面是为打击未经授权的零售商在“灰色市场”出售其产品。
报道称,在定价和留住中国消费者等诸多挑战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就是无法跟上的变化速度,迎合中国人奢侈品品位的企业正在努力跟上步伐。虽然现在海港城已不再有排队购买奢侈品的场面,但在去年着重提升整体购物体验战略的帮助下,这家购物中心仍获得了比繁荣时期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利润。(编译/刘白云)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