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贵州大数据筑巢引凤赢先机》的报道,本报今日予以全文转载。
人民日报记者 万秀斌 汪志球 郝迎灿
“我们为什么来贵州?你们懂!”这是一位外省来的“数据创客”对贵州省经信委主任马宁宇说的心里话。何为“懂”?马宁宇解释,2014年贵州开始做大数据,比国内其他地区“抢跑”了两年。从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到各种发展要素越来越全,贵州正变为国内外大数据领域内从业者的“实验田”。2015年,因为大数据,贵州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流入地,排全国第七。“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草根创客,贵州大数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做大数据,贵州在后发赶超的进程中“弯道取直”。清爽的空气、充足的能源、稳定的地质结构、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先天优势赋予了贵州建设大型绿色数据中心、打通发展“隧道”的坚实基础。
发展大数据,首先要有数据。数据从哪里来?对内,贵州建成全省数据统一存储共享平台“云上贵州”,目前该系统汇聚政务信息5万G数据量,日均数据调用量10亿次;对外,数据招商,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科大讯飞等数十家单位或企业明确数据资源存储贵州。数据放在哪里?贵州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富士康、华为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基地为核心,汇聚一批国际级、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目前,仅三大运营商一期建成投运的标准数据存储服务器承载能力就达16万台。
存储大数据,关键要能应用。这两年,贵州不仅通过立法推动开放共享政府有关数据资源,还提供最能容许试错、包容失败的“实验田”环境。抢跑虽不代表领先,但是贵州大数据实验的成果斐然: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浪潮、高通、惠普、思科、IBM、微软等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服务器芯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数据清洗、挖掘、交易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甚至商业新模式在这里诞生。最新统计显示,大数据带动贵州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全行业达到16万人。
借力大数据,激发创客力量。国内外参赛团队13000个、人数4万,2016年,“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的火爆,超出贵州省大数据办主任康克岩的想象。“举办大赛,既是想传播普及大数据知识,更想吸引人才挖掘应用项目。”2014年首届大赛实现94个优质项目落地,其中一些已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三部门批复同意贵州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从“实验田”变身“试验区”。5月25日到29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将在贵阳召开,“数博会”原本由贵阳市一级举办,今年升格为国家级。今年一季度,在贵阳、遵义、贵安等重点地区带动下,全省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同比增长34.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脚踏实地的贵州,正在用事实证明:“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