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持续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山西,乡村旅游业却逆势而上,数据“飘红”。而山西诸多贫困县与旅游资源富集区高度契合的现实优势,使山西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正当其时。
实施32个乡村旅游试点村建设,新支持100个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今年起,山西乡村旅游正式进入提速发展阶段,以助力山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逆势而上
在近日召开的山西省旅游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推进会上,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表示,目前全省旅游业发展环境氛围非常好,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2016年,我省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在建、拟建旅游项目约有60多个,投资总金额660亿元左右。新业态、自驾营地、特色小镇等项目不断涌现,如:晋中的寿阳田益生态庄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房车露营地、广誉远中医药、祁县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均成为旅游投资的新热点。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市场也成为众多投资商瞄准的“大蛋糕”。
从一组数据便可见一斑。201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年接待260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3.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78.73亿元人民币;2015年,山西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便突破6000万人次,773个村从事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收入达300亿元。乡村旅游占到山西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全省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户1万户,直接从业人员5万人,户均收入3.9万元。
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1个,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和旅游示范县7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旅游示范点1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21个。
助村脱贫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在探索中,山西越来越多的贫困县、村受益于此种 “扶贫模式”。如和顺县许村,连续举办了四届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文化旅游节。目前,全村已发展旅游户80多户,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乡村旅游。
汾阳县贾家庄村利用一个旧水泥厂搞起了“贾樟柯艺术中心”,节假日游客如云。
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村民们原本只生活在深山老沟、靠天吃饭。受益于2000年太行山大峡谷开发,村民们走上了脱贫之路。
除了大河村,受益的还有盘底村。因为毗邻红豆峡景区,村民们在政策支持下,在景区开起了饭店,卖起了农产品。
为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阳城县采取了政策激励办法。每发展一户乡村旅游户,县财政扶持1万元。不到两年时间,新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村27个,新发展乡村旅游户1042个,联片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已涉及6个乡、42个村、97公里。
政策给力
事实上,针对旅游扶贫工程,近两年我省已宏观规划若干个针对乡村旅游的支持意见。
2015年,我省出台《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特色旅游名镇、1000个乡村旅游点、10000户品牌农家乐,培育一批休闲农庄、乡村客栈、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产品,到2020年扶持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脱贫。
同时,我省去年下发了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补助资金,筛选了32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还确定了36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0个 “乡村旅游模范户”、273个“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74个 “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名单;此外,还起草乐《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和《乡村旅游客栈标准》。
针对旅游扶贫,我省2015年出台了《山西省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实施乡村旅游由全省统筹规划,在建档立卡识别出的8060个贫困村中,选择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贫困村按二类分批推进。
一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委《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的我省264个村中,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靠近成熟景区和线路,相对集中连片,且通过旅游帮扶能尽快见效的贫困村,作为一类重点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2015年启动实施。二是选择具有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红色经典等不同开发前景,且基础条件相对具备,通过适当的旅游帮扶可较快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的贫困村,作为二类重点由省级层面重点扶持,列入 2016年—2020年规划逐年分批实施。此外,山西每年规划扶持约50个贫困村,到2020年将扶持约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
把握平衡
然而,山西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市场观念不强、功能配套不全、特色不够鲜明、零乱无序开发等问题有待完善。同时,旅游扶贫如何把握开发与扶贫二者之间的平衡,也引发思考。
有专家建议,山西应在帮助扶贫村整治乡村环境的同时,帮助贫困村创建旅游开发企业。通过 “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帮助结对村挖掘、设计具有特色优势旅游产品,尽快形成核心吸引物,打造现实的旅游消费产品。同时,结合游客消费需求,要开发设计一系列旅游配套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结构,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增值。
对村里的贫困户分布、构成情况作全面调查,使贫困户通过发展旅游得到精准帮扶,尽快实现脱贫增收。
针对乡村旅游与贫困户联结方式进一步明确,采取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或者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直接参与接待服务;此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产品、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还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此外,制定乡村旅游标准,包括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接待标准等,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断为贫困地区“造血”。
推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西省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中,对乡村旅游扶贫也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划。
2016年,我省将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以成熟景区周边连片贫困村为重点,以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为主,对2015年实施的32个乡村旅游试点村持续建设,新支持100个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具体将对旅游扶贫进行摸底调查,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平台,研究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机制,开展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加大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等。
2016年,我省还将深入挖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尽快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基础、瓶颈问题,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安排资金5000万元,在全省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让农产品成为旅游品,让贫瘠地成为黄金地,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接待服务、特产销售、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获得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