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划:王琪鹏
上周,一段“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的监控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女老师拽着一名小男孩的脖领,将男孩摔在了旁边的一个小板凳上。男孩爬起来后,转身对着该老师哭泣,而这名老师竟然又将男孩拎了起来,将孩子摔到了地板上。在视频的最后,该老师将小男孩拖出了视频监控的范围……虽然事后打人女老师被辞退,家长和幼儿园也达成了和解,但是在各种育儿论坛上,这件事再次引发了对幼儿园安装实时监控系统的讨论。实时监控是否能阻止“虐童”事件发生?
家长
实时监控才能保护孩子
王岚(化名)近两个月来一直在为女儿寻找新的幼儿园。王岚的女儿之前在朝阳区来广营的一家民办幼儿园上学,从4月11日开始,女儿便有点儿不对劲,每天都哀求不想去幼儿园,却又不肯说出具体原因。直到有一天,王岚在给孩子洗澡时,她发现孩子脖子后面有两个深红色的掐痕,她才知道是幼儿园老师打的。与幼儿园多次交涉无果后,她选择了退学。
“全园一共54个摄像头,警方取证的时候,偏偏这个班级的摄像头坏了。”对于园方的说法,王岚感到无奈和愤怒。由于没有监控视频证据,被指打人的老师还在幼儿园上班,家长只能吃哑巴亏。“监控安不安,什么时候可以看,都是幼儿园说了算,家长没有发言权。”而且,幼儿园“摄像头坏了”的说法也让她怀疑是有人做了手脚。
最终,家长们也没能看成监控视频,王岚只好选择找一家新的幼儿园。“现在看的都是些监控设备好的国际幼儿园。如果是可以看实时监控的,我会优先考虑。”她说,幼儿园的监控设备好坏其实是一个次要问题,但在这件事发生后,她更重视幼儿园这方面的配置了。
其实,和王岚有同样想法的家长并不是少数。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一种可以随时观看幼儿园监控视频的“全透明幼儿园”系统应运而生。在这个系统中,家长可以用电脑或者通过手机APP,便可以观看幼儿园的实时监控视频。但是,这种系统的争议也不小。在很多家长眼里,这套系统仿佛是孩子的保护神。但是有教育界人士却指出,实时监控会伤害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信任,大可不必如此。
幼儿园
实时监控对教学有利有弊
谢伦琴是北京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幼教组专家。她认为,对实时监控应该一分为二来看。“首先,这对园所管理、员工行为是一个有效的监督。”显然,家长的心理无非是想看到孩子是安全的,或者是想看孩子在干什么,想了解幼儿园内的一些事情。但对于幼儿园来说,却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园和家长沟通方面的工作量。
“比如老师让孩子去做什么事情,中间卡了一下,画面上可能就成了老师拎着孩子一样。”一旦家长看到这样的画面,毫无疑问会很快来到幼儿园里讨说法。
谢伦琴认为,家长希望能够“实时监控”,恰恰说明了幼儿园不够开放,家长对幼儿园了解不够。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要做好开放,让家长真正地走进幼儿园,而不是依赖于监控看到的画面。她提出了家长接触幼儿园的几种途径:一是开放日,另外就是家委会、伙委会活动。
“当然监控视频也要有,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出现纠纷时,监控就是公正的说话人,调取出来可以分析事情的前后关系。”她说,国外幼儿园普遍安装的是安防监控,教室内的实时监控并不是特别普及。而在北京的一些国际幼儿园,实时监控则成了一大“卖点”。
客观地说,安装了实时监控系统,对幼儿园的管理者的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是否能够应对家长的要求,并作出相应调整;一是老师的素质是否能够自我提升。
不利的一面,是实时监控对于幼儿园和家长的互相信任会有影响。谢伦琴说,幼儿园和家长应该是相互信任的,这样才会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否则,家长天天看实时监控“监督”,老师们在一种被监视的状态下去教孩子,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这种气氛不利于教学。
教育专家
技术上的监督并不能杜绝“虐童”
也有家长认为,监控可以不实时给家长看,但是幼儿园应该承诺家长可以自由查看监控,因为家长看了一两次也就不想再看了。家长们的逻辑是:幼儿园敢这样承诺,就说明没什么问题。如果不让看,反而有问题。
目前,北京市的幼儿园基本都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能实现“实时监控”的比例还不高。那么,使用实时监控系统是否就能杜绝“虐童”的问题呢?
教育专家认为,如果不提升人员的素质和思想意识,只是仅仅安装实时监控,“虐童”是无法杜绝的。“监控总会有死角。”谢伦琴说,即使是“无死角”的监控,一个教室里安装两个摄像头,在卫生间、储藏室里也还是有死角的。死角区域发生了什么,监控拍不到。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对实时监控并没有概念,但是会受到间接影响。这主要来自于老师。一些反对安装实时监控的意见认为,如果老师心理上背负着这种压力,那么她在跟幼儿传递时是一定会有表现的。
因而,一些负责任的幼儿园会仔细分析监控的角度,并在地上做出标记,不允许将幼儿带入监控死角内。有的幼儿园则在监控死角内布置玩具柜、展示柜,让幼儿无法靠近。
专家提醒
监控拍不到的冷暴力更令人担忧
现实情况中,由于幼儿园资源紧张,家长们往往不敢得罪幼儿园。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显示一种存在感。
不过,相对于“扎孩子”或是“打孩子”,幼儿园的“冷暴力”则更令人担忧。“冷暴力”是监控无法拍到的。
谢伦琴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孩子比较活泼,老师让他一个人搬凳子坐在一边,其他的小朋友坐在另一边,这种便是冷暴力。冷暴力虽然没有伤口,但是可以从孩子的举动中看出端倪。比如孩子睡觉时不让关灯,不放开家长的手,这种情况就是冷暴力造成的后果。“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和孩子们哭着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就很能反映问题。”谢伦琴说,这些表现都是真实的情感表示,幼儿的分离焦虑一般不会超过两周,幼儿对环境的适应一般十天就完成了,如果上了很长时间幼儿园还有焦虑表现,那就表明老师的行为违反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
一位民办幼儿园的学生家长表示,幼儿园里的冷暴力很常见,为了避免孩子被这样对待,家长们会给老师送礼。
为何幼儿园内“虐童”事件屡屡发生呢?谢伦琴表示,扎孩子、打孩子的老师,手中并没有和幼儿沟通的有效方法。“一些老师缺乏对幼儿特点的了解,而是简单认为我是老师,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她认为,现在幼师队伍良莠不齐,而且因为人才缺口较大,幼师人员的培训时间也往往缩水。这样的老师对于幼儿心理、幼儿发展的了解几乎微乎其微,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很容易有压力。对于一些资质欠缺的民办幼儿园而言,招收的老师很多不具备幼师资质,而且还招聘大量的实习生。所以,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思想意识要比实时监控系统更可靠。
本报记者 王琪鹏 J219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