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长江上游第一大港目标建设的寸滩港,三期工程尚未开工,许多功能已开始向果园港转移。“短短几年,寸滩港的位置从郊区变成城区,货物量激增也开始挑战港区腹地空间。”重庆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强感慨:“两江新区的发展太快了!”
两江新区的快,确实令人瞩目。
看数据,眼前一亮。从2010年到2015年,GDP年均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1.5%……
找亮点,故事一堆。短短几年,2178个项目落地,12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成型。新区齐聚了金融、会展、空港、水港、保税港以及3个国家指定进口口岸等开放平台,以猪八戒网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互联网企业走向全国……
两江新区发展得快,道理何在?“作为新区的普通创业者,两江新区的‘创业经’还真可以讲讲……”一名干部笑着说。
做企业,为啥扎堆?
同产业的企业扎堆,在两江新区叫:垂直整合,集群发展。
看似简单,其实挺难。两江新区的背后是三个行政区:江北、渝北、北碚。好的项目,谁都想要。如果放任无序争抢,就是三个“小而全”:啥都有,啥都拿不出手。
发展方式亟须转变,两江新区说到做到——打破行政边界,产业基地化布局、集群化招商、资源垂直化整合。
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定位为“世界级汽车制造与创新基地”,北京现代、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小康新能源车四大整车项目接连入驻,大批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项目随之而来。2015年,鱼复开发区汽车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39亿元。
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冲着和整车企业做邻居的优势,选择了鱼复。这家钢铁厂的绝技是生产高强度的汽车钢,强度能达到一些市场同类产品的1.5到2倍。公司总经理高毅说:“就近配套,我们能有更多订单,汽车企业这方面成本至少能降10%。”
“说起来是简单扎堆,我们不仅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同行间还协同创新、提升了竞争力。”一名车企负责人说,能明显看到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在不断优化。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汽车产业基地。两江国际汽车城,也在着力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但是,两江人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
在两江新区,整车实现从中级车型向高级车型发展,从初级性能向智能化、轻型化、节能化方向进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两江人有个近在眼前却信心十足的目标——2017年,人均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在两江国际汽车城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
调结构、转方式,是新常态下企业必须面临的不二选择。这段路上,如何让企业走得更好更快?两江新区立足简政放权,构筑“五大平台”,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出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83项市级行政审批授权下放到新区,实现“新区事情新区办”。新区践行大部制,将涉及行政审批的15个部门整合为4个,实现“一站式”服务集中审批职能。一系列精简之后,全区所有审批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4.4个工作日提速到9.31个工作日。
引投资,给啥许诺?
两江新区调结构,围绕的是“优化存量、引进增量”。引进增量,方式方法也得仔细考量。
“招商不是买商。”两江新区一名招商干部对此有所思考,“只靠‘给多少政策’来招商,那就会陷入恶性竞争。与其一个劲砸钱,不如在系统方案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扶持产业。”
集群发展的模式就是个鲜明的例证。上游离不开下游,下游离不开上游。企业为了市场,为了降低配送成本,自主自愿聚到一起。
要撬动一些单个的大项目,两江新区推出了“股权+政策”的套餐模式。通过成立股权融资资金,解决企业资金需求。京东方能够下定落户重庆的决心,离不开重庆拿出的108亿元资本金和89亿元融资。今年,两江新区股权投资基金拿出30亿元,撬动了一批大项目。
对高新科技企业,两江新区拿订单支持。全球最大的单螺旋桨直升机企业皮拉图斯、川崎机器人等数家机器人企业,都因为订单汇聚到两江新区。
政府的订单从哪儿来的?是财政花钱买下使用?当然不是。通过成立租赁公司,一手刺激供给侧,为生产企业提供了订单,拿货就给钱,供给侧的生产企业资金链也能转得起来;另一手刺激需求侧,为有生产需要的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不需要一次性买下,可以按月按年交租金,更多企业能用得起更多的飞机、机器人。两江新区成立了200多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又成立了机器人、通航、新能源汽车等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本融合产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新兴产业,供需两端发力,市场就这样盘活了。
同样,通过组织融资租赁企业,厂房、设备、口岸资源等各种要素均能租赁。康宁、AOS等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两江新区结合实际,提出“十增、十降”,推动产业扶持。
“十增”增啥?增有效的投资,下一个五年计划投入1.2万亿元;增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2020年产值增长到4000亿元;增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三产比重2020年提高到40%;增创新平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资要占GDP比重的4%。此外,还要增开放平台、开放口岸、改革试点、新兴金融、引领性项目、产业发展基金。
“十降”降啥?两江新区售电侧改革启动,首批12家企业刚签约,电价降到6毛一度,预计今年企业就能省下2600万元。“十降”第一条就是要再加把劲,将用电成本降到5毛一度。此外,包括用气、用水、用地、用房、用人、用钱、运输(物流)、用印(制度交易)及税费等九方面的成本都要降低。
谋开放,如何布局?
前不久,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第二批25个重点项目签约。这个中新两国签订的大项目,以服务贸易为主体,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最终将形成合作网络,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目前,核心区域先期正在两江新区布局。
内陆开放看重庆,重庆开放看两江。做好开放发展的文章,两江新区结合重庆市的战略布局,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是中新示范项目主要承接地,两江新区还设立了国家进口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3个指定口岸,开展了国家现代服务业、贸易多元化、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模式创新等重大改革试点,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服务贸易专项快速推进。
在两江新区金渝轻轨站旁,有家洋展购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开业不到半年,已有10个国家地区馆和59家商户入驻,拥有生鲜、食品、母婴用品、数码电器等原装进口商品6万余种。
“洋展购入驻重庆,从招商到开业,时间短到创了纪录。从考察到确定入驻并签约,只用了8天。两个月后开始试营业。”洋展购董事长薛跃武说:“两江新区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也是跨境电商的发展沃土,拥有无可匹敌的发展前景。此外,重庆还拥有‘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在物流转运成本和仓储成本上优势巨大。”
的确,“渝新欧”列车年纪轻轻,但凭着仅需海运时间的1/3、空运价格的1/2,已经成为商家们争相尝试的新宠。重点依托果园港,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就在这里融汇、贯通。
两江新区的加工贸易更值得一说。与有些地区“微笑曲线”两头在外不同,重庆推进全环节引进。即除了中间环节附加值最低的制造,附加值较高的设计和销售环节一并引进。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全程落地重庆后,产业形成集聚。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商,三种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体系。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两江新区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配套四大领域布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15年,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840亿元。
作为国家级发展新区,两江新区的6年答卷不寻常。步子快、落脚稳,背后是锐气和定力;有主见、做法实,背后是智慧和担当。而这些,正是创新发展必备的品质。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