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昨日举行成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为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市经信委在发布会上首次透露了“军民融合十条”的主要内容,以及成都在军民融合领域的改革举措。
未来,成都将按照“1234”总体发展思路,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着力推动“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加快构建“1+N”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政策保障三大体系,积极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
政策发布
“十三五”末破1500亿 将建军地会商制度
成都具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独特的军工资源优势。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集团、兵装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电科集团、中核集团、中核建集团等国内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均有布局。
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透露了一系列数据:成都拥有军工保密资质的企事业单位超过300家,约占全省1/4,占全国近8%。在部分产业和领域,成都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具备优势。比如,航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四,在整机(包括无人机)及发动机研发制造、大部件维修、航电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北京、上海、深圳同处国内第一方阵,部分领域已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成都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聚集了电子10所、29所、30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军工科研院所,拥有大批军工产业人才。
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探索破除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成都的重要任务之一。鲜樱表示,成都将按照《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今年,成都将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由市级财政出资5亿元,逐渐放大到20亿元的规模,以推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目前成都军民融合产业协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正在筹备,近期将正式成立。利用协会这个平台,成都将建立完善军地部门会商制度,在保证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起军地信息定期共享通报制度,理顺军地信息交流渠道。
首次透露“军民融合十条” 文件已完成起草
在出台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为目的的“成都新十条”之后,成都曾透露将出台“军民融合十条”促进打通军民深度创新通道。昨日,鲜樱首次透露了“军民融合十条”的主要方向,并透露这份文件已完成起草,待报批后将正式发布。
在体制机制上,成都将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除了支持民营企业、军工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都还将支持企业提升市场证券化水平。支持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方面,“军民融合十条”已制定相关政策。主要是对项目建设本身给予补贴等支持,同时对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区(市)县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一定的补贴。
成都将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参军能力。“民参军”有较高的门槛和条件,文件出台后,在蓉民营企业只要取得了保密证、生产许可证等四证之一,都能够从政府获得相应的奖励。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开拓市场,成都将对军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一定扶持。对民口企业承担军工科研的国家计划给予相应支持。
支持完善军工配套产业体系。“军工单位从产业角度讲是龙头企业,比如132所、420所,它们的产品是总成,我们希望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民营企业,形成产业链,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他说,今后成都将对军工企业采购本地中小企业产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与此同时,民口中小企业参加军品制造,也能获得奖励。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成都将对平台建设给予一定补贴,特别是“军转民”、“民参军”的信息平台、采购服务平台等。一方面对平台本身硬件建设的资金补助,另一方面对日常运营给予一些补贴。
军工单位有着很强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装备,成都将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鲜樱说,以往的体制下,军工单位主要是为自己服务,下一步将鼓励军工企业,在保密的前提下,对全社会开放。对军工单位开放技术平台、民营企业利用军工单位技术平台都将给予一些奖励。
鲜樱表示,“军民融合十条”的特点是政策为双向,既支持军工又支持民口。同时,政策仔细研究了军民融合的特点,按照具体情况,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针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载体建设
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载体建设上,成都已布局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新都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彭州市军民融合航空动力产业园,双流区、高新区、青羊区、金堂县的航空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完成。
天府新区
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区城市设计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军民融合产业按组团式规划布局,主要布局在成都科学城区域内,兴隆湖东南角,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平方公里。军民融合组团按照“产城一体、统筹规划、集中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发展军工电子、卫星应用、航空产业、机电装备、信息安全等产业。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发局工业信息化处处长郭阳表示,天府新区军民融合产业组团3平方公里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编制完成,正在报批。直管区在成都科学城兴隆湖北侧和西侧,投资建设了天府菁蓉中心A区、B区,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今年下半年,天府菁蓉中心A区将实现首批企业入驻,B区也将于201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引进方面,中国兵器先进激光创新产业基地、成都盟升电子卫星通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中久安特高功率微波非致命武器、四川久远银海成都光电基地等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已经签约落户直管区,总投资约60亿元,占地面积815亩。
新都
集合71家企业 将建航空产业联盟
新都区拥有一所二厂(624所、420厂、205厂),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同时具备研发与制造能力。目前,新都区已布局了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新都区副区长范家堂表示,新都将加快建设成都航空产业园,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承载平台,产业园位于石板滩镇,将打造成国内顶尖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和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
目前,新都区已编制了9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初步规划,首期5平方公里已经启动拆迁,24亿元的整体城镇化建设专项贷款已经获得了审批。同时,新都选定了345亩土地,用于624所在新都拓展建设,将建成核心技术团队达3000人的国内顶尖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
新都将组建航空产业联盟,目前已梳理区内航空发动机配套企业71家,已和6家核心配套企业进行了对接,并已签约1家,将组建航空产业联盟。同时,这些企业也将逐步聚集到成都航空产业园。
彭州
百亿项目入驻航空动力产业功能区
在彭州丽春镇,规划了总面积12.1平方公里的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功能区。彭州市市委常委毛军表示,彭州携手5719工厂成立了西部地区首个成都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聘请多位院士及教授为发展顾问。同时,以彭州市工投公司为融资平台,筹集资金5亿余元用于功能区征地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引进方面,总投资6.1亿的泰资科技再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25.1亿、共9个子项目的5719工厂航利产业园项目中2个项目和总投资3.17亿的增材科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的涡轮发动机关键部件制造与修复项目将于8月动工。还洽谈了泛航空文化博览园、永瀚精密制造等15个总投资达79.7亿的优质项目。
下一步,彭州将以建设“中国蓝色动力硅谷”、 打造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产业园为目标,加速构建“研发-试验-制造-维修-再制造”军民融合航空动力全产业链布局。成都商报记者 谢佳君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