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中国毕业生成廉价工作机器 成本低过买软件

2016年09月27日 07:50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港媒称,亚洲正在经历一场毁灭性劳动力市场危机。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6日报道,“过劳死,我们快被工作累死了!”一位从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毕业生说。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说:“你想象一下。几千万年轻毕业生,竞争区区几百万个收入不错的工作岗位。我们经常每天工作11个小时,通勤还要3个小时,然后回到一间和其他4个人合租的房子里,因为我们付不起租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们慢慢地变成了人类机器。”

  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也存在过劳死现象。在日本和韩国,都有类似的说法。经过一番调查,真相浮出水面:亚洲正在经历一场毁灭性劳动力市场危机。以下是原因所在。

  从2006年到2015年,该地区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创造了大约1.35亿个新增工作岗位。这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不然,因为同期的劳动力数量,即16至65岁人口的数量,增长了2.45亿。换言之,亚洲的工作岗位增加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业赤字在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最为严重,分别达到7900万、2300万和900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赤字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很多家庭妇女不需要工作。尽管如此,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失业和非正规就业,导致异常激烈的竞争。

  亚洲的劳动力市场危机并不仅仅是岗位数量不足;很多工作的报酬,不足以弥补生活成本的上涨。以印度为例。最低工资自2006年以来增长了1倍,但物价也同样增长了1倍。在印尼,月工资水平自2006年以来增长了85%,而物价上涨了65%。在菲律宾,这个比例是71%:49%,在韩国,是47%:28%。如果扣除生活成本上涨,平均每年的实际工资增长只有2%。工资上涨的很大一部分,都被生活成本的增加抵消了。

  中国是一个特例,该国的工资增长远高于物价上涨。然而,很多工人被迫离开生活成本更低的小城市,前往房子更小、但房价更高的大城市,因为新增的就业机会大多是大城市创造的。正如在北京的受访者所说的:“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但这需要很多的钱。我们在保险、交通和很多其他服务上的花费,都比在老家贵得多。”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证明什么,那么,调查显示,在亚洲,有超过1/3的工作不令人满意。在越南、中国、韩国和日本,工作满意度尤其低。在制造业,尤其是全球电子生产商和服装商的大型加工厂,人正在变成机器的现象尤为突出。

  如果说小工厂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那么,大工厂的问题是枯燥。人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被局限于一项单一的任务,这项工作只涉及一个动作和大脑的某一部分。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劳动保护要求工人们实际上一整天都把自己囚禁在面罩、耳塞、鼻塞和防护服里。他们俨然变成了机器人。

  而且,服务业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不过,一些人获得了那些少有的机会:有创意的设计师、IT工程师或广告创作者,他们拿着高薪,晚上可以早早地开着SUV,回到一间像样的公寓里去。但大多数服务业从业者没有那么幸运。中国的职员们把文件一份份从一个文件夹转移到另一个文件夹,受过高等教育的市场营销人员在网上筛选地址,放到一个邮件列表里,目标是达到每分钟操作一次!为什么不用软件?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座高大的写字楼里的一间餐厅,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说:“用年轻的毕业生来做这些工作,比购买软件和进行昂贵的升级要便宜得多。”

  并不是说,这些年轻的劳动者还没有抗议,就不存在危机。事实上,在欧洲工业革命200多年之后,人们仍然被迫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就算人们已经脱贫,但物质上的贫穷正在被物质上的艰辛所取代。这首先是人类的悲剧。它同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在社会压力和人生不如意的气氛中,更容易出现不稳定。它可能成为动乱、民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孵化器。(编译/王栋栋)

资料图片:技术人员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大学毕业生太多?澳八校联盟主席:大学不是谁都能上

  中新网8月2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近年来,澳大利亚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张,每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使得社会上出现一种观点,即没上过大学被视为一种“人生的失败”。对于这种现象,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roup of Eight)主席汤姆森(Vicki Thomson)认为难以理解,同时她也呼吁对澳高校招生规模设限,称“大学不是谁都能上的”。

  没有大学学历被视为失败?

  据报道,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2014年,澳大利亚高校本科生招生人数增长了约26%,同时,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41%。对此,汤姆森指出,高校招生规模的无限扩张产生了大量大学毕业生,而这导致社会中出现一种没有大学学历即被视为“失败”的观点。因而,她呼吁澳高校放缓招生增速,并称“大学不是谁都能上的”。

  汤姆森指出,一些就业领域出现了毕业生供应过剩的情况,而这导致法律专业毕业生当起了咖啡师,采矿工程师成为了办公室白领,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竟然做起了面包师。

  汤姆森称,虽然澳大利亚“需求导向型”的高校招生体系意味着,在25岁至24岁的澳大利亚人中有近40%能够取得本科学位,但在同时,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让某些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如艺术专业。在艺术领域,学士学位现已取代高中学历,成为求职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这促使很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得不继续深造,以在求职时占有优势。

  她说:“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感觉到他们需要继续学习,如取得硕士学位,让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更有胜算,而这也让他们背上更高的学生债务。”

  副校长捍卫高校大众教育

  不过,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副校长西蒙斯(John Simons)并不认同汤姆森的观点。西蒙斯认为,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生太多的观点“很奇怪”。

  西蒙斯指出,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反映的是澳民众教育理念的变化,接受高等教育已逐渐得到澳民众的普遍认可。他还表示,那些提出学历要求的职业实际上意味着此类职业以及它们所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外,西蒙斯还就澳高校毕业生过剩的观点提出质疑,称学法律的毕业生可能并不打算当律师,他们考取法律学位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求职时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他还以英国为例,称“30年前的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争议,当时英国高校刚刚引入大众教育,一名学生称她想学英语,而她的父亲则反问她,如果学英语那你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工作,难道要开一家英语店?”但他还强调,“就连那个时候都没有很多人反对大众教育,但现在却有人出来干预大众教育,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台媒:大陆95后毕业生不急找工作 过半向往当网红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台媒称,2016年毕业季后,大陆将有高达1500万人准备找工作,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正在转变。一份网络调查显示,这些年轻人有48%的人选择暂时不就业,过半数人的理想新兴职业是当网红。

  据台湾“中央社”7月13日援引大陆媒体报道,腾讯QQ浏览器最新发布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暂时不就业。不就业的人多数居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都市,当中更有46.8%的认为,宁可吃苦创业也不要委屈打工。

  调查发现,选择不就业的95后(1995年后出生)大多集中在大陆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第三,第四、第五分别是广州和重庆。

  在延缓就业的95后中,有近1/4选择继续学业,有15.74%打算出国留学。超过15%的95后对创业有浓厚兴趣,北京、深圳、广州的毕业生对网络创业的关注指数最高;成都、兰州的95后对教育培训最感兴趣‘来自安徽、河南和东三省的95后对农业养殖致富有兴趣。

  在暂时不就业的95后中,接近8%的人渴望新兴职业。

  调查显示,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职业分别是:网红,占54%;配音员,占17%;化妆师,占11%;Coser(专业角色扮演者),占8%;游戏测评师,占7%。以娱乐为工作,在他们看来也是就业的选择。

  资料图:从一名在校学生到圈内的知名模特桂晶晶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而人们给她的标签是“校花、嫩模、网红……”。

  聚焦初入社会的毕业生:薪资低 交际难 租房苦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吕春荣)“彷徨、忧虑、期待,各类想法交织”,此番感受出自90后硕士毕业生王强口中,在这位职场新人看来,走出校园,他的不适应感越加强烈。

  “不适感”,对许多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这种感受普遍存在。今年全国高校共有765万毕业生,如今,他们已陆续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租房子、加班、自食其力……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们正在经历初入社会之难。

  资料图。裴蕾 摄

  ——薪资低

  90后硕士生月薪3千多元不敢多花一分钱

  毕业于985高校、拿过多次奖学金、文字功底扎实……扎实的简历,这是王强在学生时代所交出的答卷,然而,毕业后,他和许多毕业生一样,经济压力迎面而来。

  从山东某高校毕业的王强在杭州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他看来,初入社会的各种困难,从他去往杭州的火车就开始了。6月底,王强正式毕业,他独自一人带着沉重的行李挤上前往杭州的火车,王强说,因为刚入职工资低,为了省钱,他在火车上站了十多个小时,他不敢多花一分钱。

  王强告诉记者,刚入职场,他的工资是3300元一个月,还要扣除“三险一金”,这也意味着,他一个月能到手的钱不到3000元。然而,就在入职前,他需要支付上千元房租等一大笔费用,他已花光了积蓄,还找同学借了5000元。

  早早地背上债务,让王强倍感“压力山大”。王强很无奈,“经济上的拮据已让他变得对一毛钱都紧张,干什么都得提前估算着开销,这是自己二十几年来首次如此计较金钱,甚至夸张到坐公交都在谋划坐2元还是3元。”

  在王强看来,来杭州之前,他还满怀期待地想广邀好友来杭旅游,甚至“大言不惭”地表示要请客吃饭游湖,然而,现在窘迫的状态,让自己不敢再约人,也害怕被约。

  薪资不高,是王强苦恼之源。今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15届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比2014届(3487元)增长了239元,比2013届(3250元)增长了476元。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角色转换难

  和同事说话小心翼翼已开启“白加黑”加班模式

  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是毕业生初入社会的另一大困难。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已在云南某高校就职的童力干劲十足,虽然薪资不高,但由于工作单位体面稳定,童力的工作一直被亲朋羡慕。

  不过,工作后,童力发现,虽然自己的工作也是在校园中,但是工作和上学确实分属两个“世界”。

  童力表示,学生时代,身边不乏有一群人和自己同吃同睡同奋斗,如遇到问题,还可以请教老师。但如今参加工作之后,自己一个人独自奋斗,有问题也只能自我摸索,没有人告知。

  “大家像一个个原子,做着自己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如何跟大家打交道,多说一句话,都生怕出错,如此小心翼翼,让我很不自在,自己也特别想改变。”童力说。

  除了工作上的初来乍到的压力,让童力感到不适应的还有工作中紧张的时间感,虽然进入职场仍未满月,但工作压力已早早向王强袭来。

  根据工作安排,童力的正常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期间的工作时间有弹性。但现实和理想有些距离,刚入职不久,童力就开启了“白加黑”的加班模式。

  “一位前辈告诉我,我们以后的活还会更多,工作量会越来越大,工作压力和强度只会更大。”童力说,现在自己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醒来,当前和自己在校状态相去甚远,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虽然对于工作仍有许多情绪,但童力还是在学着适应。童力说,“其实我也喜欢加班,安静的办公室,就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昏暗的台灯下看着书,会让自己忘却很多烦恼,也会让我暂时远离物质困窘带来的忧虑。”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李泊静 摄

  ——租房苦

  租房旺季一房难求 毕业生花半月工资租房

  工作辛苦,身体疲劳,一个简单舒适的“家”往往能起到纾解工作压力的作用。但残酷的现实是,如今正是租房旺季,当毕业生撞上高涨的租房价格,一房难求的窘境往往让一些毕业生更为窘迫。

  每年6、7月毕业季是北京一年中房租最旺的季节,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扩张,房租也逐年递增。据某知名租房企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北京租房每平米47.2元人民币,到了2015年7月,已经攀升至每平米72.8元,涨幅达54.2%。

  谈起租房难,从艺术院校毕业的陈从深有感受。6月中旬,小伙陈从从北京某高校毕业,匆匆搬离学校宿舍后,他便开启了一段简短却辛酸的“租房岁月”。在找房期间,陈从过起了群租生活,在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里,住了包括他在内的六个男生,烟屑、臭袜子、脏乱的厕所,群租房的环境令他特别想逃离。

  网上找房、微信找房、寻中介找房,陈从动用了各类工具、各种手段,只为快点找到一个合适点的房子,期间,他甚至考虑过和陌生人合住一个单间。

  一天要看近十个房子,陈从集中精力,最终用了三天的时间,还是勉强找到了一间两千多元的普通单间。虽然环境不怎么好,卫生条件也有限,但已足够令他大舒一口气。不过,代价是他需要花掉他近半个月的工资。

  陈从感慨道,“工作后,才知道如今租房如此之难,好一点的房子,真的是被秒抢,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被十几个人同时盯上;而坏一点的,只要你稍微犹豫,也会很快被抢走。如今,能抢到一个性价比高的房子,那简直幸运至极。”(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