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态共建:同享一片碧水蓝天

2017年02月23日 10:49   来源:央广网   

  三年前的那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三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交通、生态、产业升级的率先突破,再到服务均等化、民生改善、体制机制创新,三地“一盘棋”,抱团向着协同发展的目标迈进。三年后,又是一个春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深入京津冀三地,感受协同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聆听鲜活的当代中国故事,体悟京津冀构想的远大与深邃,记录中国改革与空间布局深刻而崭新的变化。

  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核心地--张家口崇礼区太子城绿化

  河北推进6443工程 拆除钢铁厂高炉去产能

  环境监测设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推出系列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今天播出第三篇《生态共建:同享一片碧水蓝天》。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春节刚过,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就紧盯着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准备随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去年,京津冀区域率先建立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机制,统一会商、统一预警,主动采取减排措施,有效应对了重污染天气过程。

  王晓利:启动了预警措施以后,对污染物峰值消减了23.1%,对污染物均值消减了百分之十几。”

  不再“等风来”,不仅体现在空气重污染时的应急联动。2014年以来,京津冀携手向雾霾宣战,找准“病根”,开好“药方”,精准治霾稳步推进。

  寒冬的早晨,住着1000多户村民的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村看不见一丝炊烟。65岁的宋玉荣穿着一件羊毛衫正为孩子们准备早饭。宋玉荣说,2016年村里进行了煤改气之后,省事、干净,室内恒温20多度。

  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表示,2016年,河北划定保定、廊坊环京津的18个县为禁煤区,全面实施“煤改电”或“煤改气”,农村人口约105万多户,今年底燃煤要“归零”。

  陈国鹰:解决散煤燃烧是当务之急,现在国家要求京津冀协同加快治理力度,实现清洁供暖,这个问题解决后会空气质量改善起到明显的作用。

  与此同时,京津冀将更多的“板子”打向了工业污染的联防联治。北京、天津与河北部分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结对子”:提供资金、政策、技术上的支持。

  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务实推进结对合作治污机制,形成北京、廊坊、保定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支持廊坊、保定两个市治污资金共计5亿多,专项用于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燃煤锅炉淘汰,为区域合作大气污染治理作出示范。

  三年来,京津冀三地合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压减燃煤、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工业和扬尘污染等重点减排。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约33%。

  河北省长张庆伟:这几年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得益于这个机制的发挥,标本兼治,主攻治本,实施“6643”工程,到2017年压减炼钢产能6000万吨、炼铁6000万吨,压减燃煤4000万吨,平板玻璃3600万重量箱。走了三年,方向是正确的,下一步科学治霾、铁腕治霾、协同治霾。

  除了大气污染治理,京津冀在生态建共管共享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2014年,北京、河北签署了《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到2017年,北京以每亩投资1000元的标准,对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上游的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实施40万亩生态水源林建设,改善两大水库的水质水量。在此基础上,京津保生态过渡带项目也已顺利启动。

  河北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规划到2020年在保定、廊坊、沧州3市造林574.7万亩,形成与京津一体化生态格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