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态共建 合力呵护一片天

2017年02月24日 10:28   来源:天津日报   

生态共建 合力呵护一片天

  蓝映津城

生态共建 合力呵护一片天

  生态共建 合力呵护一片天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协作,统一执行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标准,强化联合会商研判。

  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和PM10浓度较2013年分别累计下降26.7%、28.1%和31.3%。

  与河北省沧州市和唐山市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2015、2016年每年支持资金4亿元,用于燃煤设施和散煤治理。

  2014-2016年累计造林145.3万亩,通过地方立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900平方公里。

  制定《引滦入津水环境补偿实施方案》,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天津网讯 重点是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清洁水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谋划建设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积极应候变化。

生态共建 合力呵护一片天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会商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空气质量

  一屏相联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市环境监测中心大厦的7层,是新建成的天津市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会商中心。走进会商中心大厅看到,工作台前3位工作人员正与大屏幕上的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工作人员,就未来几天京津冀三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趋势进行会商。大屏幕占据整个一面墙,屏幕上出现5个切块画面: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还有一块是相关的技术数据。这个大屏幕,将京津冀三地联在一起,几方环境监测部门就像在一起一样,相互会商研判,交流沟通,共同守护同一片天空。

  “真是远在百里,近在眼前。”负责会商中心现场协调工作的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陈魁告诉记者说:“这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过去京津冀三地要想会商预测,只能靠电话或电传,又慢又不方便,现在三地建起了这个会商中心,坐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就能商定,又快又便捷。视频会商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预报资源和优势,兼顾局部与整体,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提高了区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为三地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陈魁介绍说:“最近经京津冀三地和国家监测总站商量,会商中心的范围将扩大到京冀周边7省区市,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和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期间,实现统一监测,每日开展空气质量实时联合视频会商,并且同步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减缓区域空气污染积累程度。”

  会商中心的建成使用,实现了天津与北京、河北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监测预警、预警分级标准的统一,即“统一监测预警”。

  据了解,天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实现了“五统一”。一是统一规划。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实施了《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津京、津冀环保双边合作,先后与北京市签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等6项合作协议及备忘录,与河北省签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等5项合作协议及备忘录,同时与沧州市和唐山市分别签订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二是统一标准。按照京津冀区域油品升级优化的整体部署,提前在全市范围内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其中柴油标准从国三阶段直接“跳级”到国五阶段,减排效果显著。三是统一执法。天津分别与北京、河北环保部门联合出台跨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实现环境执法联动。四是统一减排措施。天津制定实施了《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实施方案》,通过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统一采取燃煤锅炉窑炉清零、治理机动车污染、应对重污染天气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区域污染防治协作。五是统一保障。每遇重大保障任务,天津严格落实“共同联动、共同保障”要求,积极启动环境保障方案,并与北京、河北等周边地区同步提高减排措施级别,圆满完成空气质量的各项保障任务。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