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调集了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计划用一年时间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进行25轮督查。这样的执法力度目标十分清晰——保卫蓝天。
最新的数据是,4月7日至5月19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督查组共检查了1.2万家企业,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其中没有任何治污设施的“散乱污”企业3000家。
事实上,环保部每天都在更新问题清单,结论大同小异,问题企业占七成,其中1/3是“散乱污”。
这些数字也引发了诸多讨论:为什么检查的企业中近七成存在问题;“长了牙”的最严环保法已执行两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进入收官之年,为什么还有大批没有任何手续和没有任何治理能力的“散乱污”企业潜伏在京津冀地区;为期一年的环保督查能不能换来蓝天?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独家专访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深入了解这轮蓝天与霾背后的博弈。
5.6万家“散乱污”企业成主要污染源
环保部每天公布的问题清单中,一个新名词高频出现——“散乱污”。
田为勇给“散乱污”企业贴上了这样几类标签: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环保手续的“黑户”;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任何治理设施、污染较重;不符合当地规划布局;只有个别经营者受益,严重危害周边群众健康。
这样的“散乱污”在京津冀及周边的28个城市中有多少?环保部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初步统计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5.6万家。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执行两年,为什么今年才开始严打“散乱污”?田为勇解释说,对“散乱污”发力,可以看做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扫死角阶段。
前期的治理瞄准的是钢铁、化工、机动车等排放大户。随着治理深入,一些隐蔽的、分散的、不在册企业的污染问题被凸显出来。
尤其是去年冬天几次红色预警期间,环保执法人员在一线发现,“散乱污”这个特殊的群体,其实是很多地方最主要的污染源。
在督查紧盯的28个城市中,“散乱污”企业群绝非个案。田为勇说,曾经隐蔽的“散乱污”企业群已成为今年蓝天目标的拦路虎之一,必须花大力气整治,环保部的要求是,10月之前,不能完成整治的企业一律关停。
靠“天眼”指挥,人海战术也得科学发力
一个在业界引发广泛争议的现象是,大规模督查启动的这一个多月间,督查人员发现有环保问题的企业比例高达70%,有的督查组甚至“百发百中”,所查企业个个有问题。这是不是意味之前两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放过了这些问题企业,此前的环境执法出了问题?
田为勇说,揪出问题企业的比例高了,是因为这轮督查行动动用了一项在全世界都算得上顶尖的技术——热点网格分析法。
他进一步解释说,通过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专业人士可以获取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累计的浓度数据。环保部门再进一步细化,把整个督查的地区划分成3.6万个3×3平方公里的网格,并根据浓度高低选出大气污染浓度最高的2980个网格进行重点检查。
事实证明,污染浓度高的网格一定藏着污染源,要么是钢铁化工这类大企业,要么是散户的污染集群。田为勇说,靠卫星、大数据去找隐蔽的污染源是有的放矢。
通常一个督查组由8名执法人员组成,每轮检查持续两周,而且一定是跨行政区交叉检查。
解决“散乱污”,最终需要地方政府下决心
5月10日,环保部通报称,将对廊坊市的大气治理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理由是该市部分“散乱污”企业集群违法排污问题突出,而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基层党委、政府认识不到位、履职不到位。
田为勇说,此次大督查不仅要发现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督促地方政府承担起责任,既要督企,更要督政。所以在调集5600名执法人员去一线发现问题的同时,环保部每个月还将派出巡查组,督促检查地方政府整治、取缔违法排污企业的力度。
根据发现的问题,从5月起,环保部已陆续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被督查的城市提交了其辖区内的问题清单,环保部巡查组每个月会把问题清单上的企业整改情况梳理一遍。
田为勇说,目前,环保部已向地方政府递交了2000份问题清单。在以后每个月的巡查中,环保部都要按“完成整改、正按进度整改、整改进度慢、未整改”等四个尺度对地方政府的整改力度进行考核,辖区内整改力度缓慢的地方政府,环保部将进行公开约谈,或是对该地区进行环保区域限批。
其间,田为勇听到最多的质疑是,环保挥刀斩向这些成千上万的企业,是否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在田为勇看来,这些“散乱污”企业绝大部分没有工商登记,对地方经济其实没有任何税收贡献,但却给地方留下了环境的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难以估量,危害群众健康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这些“散乱污”企业集群与中央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定位也严重不符,应该作出调整。
在田为勇看来,如果5.6万家“散乱污”企业都能管住,加上钢铁化工类大企业也能确保达标,那么今年的蓝天目标是可望可及的。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