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近日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香港舆论指出,这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真正落实的明证,港人应保持对香港制度的信心,同时也要居安思危,避免固步自封。
制度优势
IMD全球竞争力中心自1989年起发布全球竞争力排名。《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根据“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等四项竞争力因素,对63个经济体进行评估。
继去年之后,香港今年蝉联这一排行榜首。瑞士也与去年一样,维持在第二位。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则上升一级至第三位。美国从原本的第三位跌至第四位。荷兰跃升三级至第五位。中国大陆跳升七级至第十八位,台湾地区则保持在第十四位。
报告显示,香港并非事事比人强。去年,香港经济受到外围环境影响而有所放缓,在经济表现上连跌六级至全球第十一位。基础设施虽然微升一级,也仅排在第二十位。生活成本指数更是排在倒数第二位,仅比委内瑞拉高。不过,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得分遥遥领先,从而稳住了榜首之位。
香港《文汇报》社论就此指出,自由开放的市场、优良的法治传统、高效的公营部门以及稳健的体制等固有优势仍然出色,说明香港经济基础稳固,发展条件仍有过人之处。文章说,这也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真正落实的明证,港人对此应保持和充满信心。
居安思危
近20年来,香港除了在竞争力排名上屡创佳绩,在多种国际排名中都有不俗表现。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成就了国际著名的自由港。香港健康的财政状况、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廉洁的政府、高效的监管等,都受到国际评比机构赞誉青睐。
但香港舆论也指出,香港不可因此就固步自封,面对日趋激烈的环球竞争,要居安思危扬长避短,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认为,报告未将世界上其他繁荣的城市单独列出来跟香港比较,加上没有评估政治因素,所以香港排名能够蝉联第一。另外,他也认为香港行政和立法存在对立状况,导致特区政府目前的行政效率并不算高。
《文汇报》评论指出,香港竞争力的近忧是地价成本高,远虑则是创新能力不足。IMD报告今年首次发布了数码竞争力排名,头三位分别是新加坡、瑞典和美国,香港排第七。2015年,香港在科研总支出仅占GDP的0.76%,明显落后于国际平均值的1.54%。
香港本来可以在数码竞争力上有更好的表现。香港特区政府于2013年就提出要设立创新及科技局,但这一计划在立法会的反复“拉布”下,整整拖延了3年。
抓住机遇
香港要保持竞争力,需从稳固优势、补足短板、抓住机遇三个方面入手。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面对全球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努力巩固香港固有的竞争优势,包括自由开放的市场原则、优良的法治传统、高效的公营部门以及稳健的体制,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和支援新产业发展,提升香港的长远竞争力。
香港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葛珮帆议员表示,香港在数码竞争力方面要急起直追,希望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科技发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指出,香港自身经济体规模较小,容易受外围影响,因此要解决好经济转型的问题。另外,近年立法会“拉布”拖慢香港经济发展,希望下届政府能够改善行政和立法关系,带领香港走出困局。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总商会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香港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长期“食老本”,政府及社会各界应把握“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争取成为亚投行的财资中心,并推动大湾区的金融、贸易、物流、旅游以及创新科技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展开,香港作为内地和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系人”,必将迎来更多机遇。只要落实好“一国两制”,利用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未来保住全球竞争力榜首之位理应并非难事。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