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满载进口货物的集装箱卡车驶入襄阳保税物流中心后准备卸货。 全媒体首席记者 谢勇 摄
市民在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全媒体首席记者 谢勇 摄
全媒体记者龚莉
神州潮涌,激荡襄江。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这里自古就是开放的沃土。
随着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的获批,我市再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跃进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以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为突破口,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一个张开双臂激情拥抱世界的新襄阳,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将昂首屹立在汉江之畔。
应急谋远新航程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视野。
自贸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产物,对襄阳来说亦是新生事物。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
“要把自贸区建设好,我们首先要自我变革、解放思想、破除定式。”4月11日,在襄阳片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强调,要大胆试、大胆闯,不惧挑战,勇敢向前冲,努力创造可检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把襄阳片区建成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
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创新成为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一招。
我市明确提出,积极营造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将襄阳片区建设成为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一带一路”新支点,努力建成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区。
5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实施方案》。
聚焦顶层设计,襄阳片区建设路径日益明晰。
把襄阳片区建设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贸办),负责研究制定襄阳片区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指导、协调、督办各项改革试验任务的落实。
同频共振,全市一盘棋。我市依托高新区管委会成立襄阳片区管委会,负责具体落实襄阳片区各项改革试验任务。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投资、贸易、创新驱动、金融、法治保障、市场监管6个专题工作小组,确保各部门同向发力。
挂图作战。各有关单位根据《襄阳片区实施方案156条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
借他山之石。借鉴吸收国内自贸区改革经验34条,主要涉及海关监管、税收、统计等领域制度创新。
主动作为,创新求变。市国税局、市行政审批局等推出的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改革措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创新试验效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勇当改革先行区
5月12日,襄阳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一张营业执照正本被颁发给了湖北带路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林林。这标志着襄阳在全省率先发放“九证合一”营业执照。
“九证合一”,即在“五证合一”登记改革的基础上,将海关报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对外贸易经营和公章刻制的编号或标识,一同标注在营业执照上。
选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我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襄阳片区先行启动了“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一窗受理、一次提交、内部流转、同步审核、信息互认、多证合一”的运行机制。
“过去办完9个证照需要20多天,现在3个工作日内就可拿到‘九证合一’营业执照。”市工商局局长郭毅表示,“九证合一”可以让有创业和投资愿望的人都能顺利拿到“入场券”。
不止于此。8月1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出我市首张“二十七证合一”营业执照,这标志着襄阳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走向纵深。
先行先试,快人一步。我市积极在襄阳片区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作,全面承接省级下放权限、工业项目审批“零障碍”、行政审批“五个一”(“一窗受理、一口审批、一网通办、一体审查、一章办结”),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8月7日,湖北自贸区首家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达2亿元的湖北骆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襄阳片区诞生,并获批开展商业保理业务,彰显了襄阳片区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创新的决心。
我市还从加大银行业开放、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加大保险业开放等8个方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服务襄阳片区实体经济。
以开放倒逼改革,襄阳片区的各项改革试验任务正由点及面向纵深推进。
打造产业新高地
日前,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与深圳沃特玛创新联盟签约,联盟数据从“阿里云”转至“天翼云”,20多万台新能源汽车的云网融合数据将全部加载到“天翼云”上。深圳沃特玛创新联盟将构建一条新能源绿色运输产业生态链,实现纯电动汽车运营的有效管理。
“该项目的成功签约,为助力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云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湖北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襄阳片区产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比较优势明显,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创造了条件。
围绕产业定位,谋划产业规划。自从襄阳片区挂牌以来,我市组织规划专班,围绕片区重点产业,启动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商贸物流、检验检测六大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项目库建设工作。组织市直部门会同襄阳片区管委会,梳理编制襄阳片区企业目录,筛选改革试验优质样本企业。
挂牌以来,引进国内外企业25家,总投资198.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外资项目2个。保税物流中心于6月13日封关运营,截至目前进出口票数达49票,进出仓货物毛重610.6吨、货值5129万元,已有84家企业与保税物流中心签订入驻协议。
作为我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襄阳片区享受自贸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叠加优势,体制机制灵活,发展环境优越,为未来我市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赢得了先机。
围绕襄阳片区定位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对接“中国制造2025”,将襄阳打造成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中部地区先进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电工装备基地。
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我市将继续丰富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品种,重点提升系统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配套服务。
以打造中部信息港为重点,加快打造以“云制造、云政务、云物流、云检测”等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中心,着力构建以“云应用、云计算”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相关机构入驻,建设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
拥抱自贸区,抢抓新机遇,一个精彩蝶变的新襄阳即将扬帆远航。
(襄阳片区;自贸区;改革;产业;湖北;开放;创新;发展)
· 襄阳系列创新措施推进自贸片区建设
· 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筹建 保税物流中心总投资5亿元
· 湖北自贸区获批 襄阳迎来新机遇
· 襄阳颁发全省首张“九证合一”执照
·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让湖北自贸区“楚”味十足
· “中国光谷·自贸公开课”第一课开讲 专家支招湖北自贸区建设
· “中国光谷·自贸公开课”第一课开讲,干货满满
· “中国光谷·自贸公开课”第一讲,全部精华看这里(作者:全开放 编辑:杨柳)
来源: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