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已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方案报送至国家有关部委征求意见。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向记者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并不止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方案的初步设想是以贸易带动产业,进一步向投资、金融等领域延伸,但也同时对监管环境友善、服务机构高效、法律制度完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对于自贸试验区的“领头雁”来说,建设自由贸易港不只是未来的方向,更是正在进行的探索。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已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方案报送至国家有关部委征求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将围绕货物、资金和人员三大要素的自由流动展开,在外汇管理、税收优惠、外籍人士领取中国绿卡及外地员工落户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
作为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自由贸易港的开放程度更不一般。
与自贸试验区相比,自由贸易港有望在“一线(国境线)放开”方面取得新突破,将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有望实现不报关、不完税、转口贸易也不受限制。
此外,国际融资租赁、国际船舶登记和国际中转等离岸产业也将成为上海自贸港的一大亮点。
贸易带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告诉记者,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港是以港口贸易为主。“而对于上海来说,贸易是一方面,此外,监管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金融、外汇、投资、出入境等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举措也将逐步得到延伸。”
据记者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得到的最新数据,2016年以来上海自贸区试验区的文化贸易同比增长了50%,国际的维修检测服务同比增长了24%,有色金属的贸易额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对于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先天优势,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认为,一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有4年,在政府职能转变、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条件和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上海港及浦东国际机场的进出口集装箱量和货邮量居全球领先地位,而洋山港拥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基础设施,有着丰富的航线资源,这些制度条件和自然条件可以支持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
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向记者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并不止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方案的初步设想是以贸易带动产业,进一步向投资、金融等领域延伸,但也同时对监管环境友善、服务机构高效、法律制度完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金融良机
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4.8万家中创新企业占比达到40%。新设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8940家,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近20%。实到外资172亿美元,相当于挂牌前20多年总和的两倍多。
在金融领域,金融服务创新让企业变得更强。668家企业实现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收支总额达8497.7亿元。成立了上海保险交易所,近1100家的跨国公司的总部、研发机构、营运中心聚集到了浦东。
通过借鉴新加坡等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的提升将成为后市掘金“三大主线”。李光辉表示,从世界范围看,自贸港区建设多集中在具有国际枢纽地位港口、机场,贸易自由的提升势必将为物流、港口等方面的投资机会带来催化,随着本地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自由流动,金融业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展。
一线放开
10月11日,上海市发改委在《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中表示, 要加快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以“区港一体、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为核心,把货物进出、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改革结合起来,实现开展国际业务的最大便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表示,所谓“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进一步完善港口船只自由进入监管模式的新探索,从“放宽”到“放开”意味着港口贸易更优惠、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更高。
据悉,上海自由贸易港将力争实现“境内关外”的整体监管策略,以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为发展方向。具体措施包括:在货物自由流动上,所有在自由港内备案注册的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在自由港之内不需要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进行检查和审核,只对重点类型、重点货物实行抽检制度。
资金的自由流动上,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外汇管管理方式,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自贸区账户制度,加快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等。落实到具体细节上,自由港将争取实现“增量”外汇的自由流动,此外,自由港还将争取大幅降低港区内注册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人才的自由流动上,对于港内企业聘用的外籍人才,将以发放中国绿卡为目标,在港内企业工作的外地人才上海落户也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优惠措施。
重点突破
赵晓雷表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实施更高标准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与有效防范风险如何平衡,将对监管模式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形成挑战。
在他看来,在“一线放开”、“区内自由”的贸易管制、通关报关、业务准入、关税及进出口税、区内流转税等方面预计会有重点突破。另外在国际船舶管理、贸易金融、航运金融、外汇跨境结算支付管理等方面也可能有更加开放和便利化安排。
据了解,今年年底,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将开港试运行,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港区,港口通过能力将达到630万标准箱。港口的集装箱从港区装卸到码头运输、仓储均将实现自动化运作,生产作业实现零排放。此外,上海港在“智慧港口”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探索。
而在国际航空枢纽方面,上海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6亿人次,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四,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9年排名全球机场第三。同时,航线网络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赵晓雷向记者表示,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会带动国际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的发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国际转口贸易业务的份额,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离岸业务税收政策及监管制度如有创新突破,也将带动离岸贸易的发展。
此外,“一线放开”、“区内自由”还能带动国际航运、全球维修、国际物流、高端制造、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服务贸易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