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湖大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

2018年02月13日 16:46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吴安定

  党的十九大再次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摆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湖南处于长江经济带腹地,依托湘江中下游、东洞庭湖至长江打造“江湖大都市圈”,对于我省进一步呼应和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抉择

  大都市区具有强大的要素聚集效应和区域辐射带动功能,目前国内大都市区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推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世界级超大都市区。湖北、安徽、江西等省都在通过建设依托长江的大都市区,争夺区域发展中的主动与优势。

  湖南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部位,经济重心长株潭虽有扼沪昆通道的优势,却远离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岳阳市,从城市体量、经济总量上又难以独立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并辐射带动全省发展——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湖南在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沿湘江——东洞庭湖和京广大通道打造一个南接沪昆线、北连长江水道的大都市区,使之成为继上海之后又一打通长江经济带两大经脉的重要节点,必将进一步强化湖南“一带一部”战略定位,推动湖南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同中取得更大战略优势。

  顺势应时的战略举措

  “江湖大都市圈”应以长沙为核心,长株潭为主体,岳阳为发展极,水陆通道为纽带、开放与创新引领、人文与生态融合的城市集群。具体范围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5个大中城市,以及浏阳、宁乡、醴陵、湘乡、韶山、湘阴、汨罗、临湘、平江、华容、沅江、南县12个卫星城市,区域面积约占全省的20%,人口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打造“江湖大都市圈”可谓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一是有江湖相连的地理优势;二是有密集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三是有较好的城市基础。近年来,长沙市的一些经济功能已经在向湘江下游的湘阴、汨罗等小城市实施梯度转移。在中央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迅速崛起之际,湖南打造大都市圈也正当其时。

  全力打造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地

  大都市圈建设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科学规划,全面统筹,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应把打造“江湖大都市圈”上升为湖南发展的重大优先战略,制定好整体发展规划,设立省级层面的领导与协调机构,出台优先发展政策,建立城市间联席会议,引导推进深度协调与融合发展。

  二是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应构建长株潭到岳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内融外联的大交通格局:升级改造和完善区域内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渝厦高铁、蒙华铁路建设,规划建设长九高铁及长浏、浏(阳)醴(陵)等区间铁路,优先启动建设长岳、长浏、长益城际铁路;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沿湖大通道,将目前长沙湘江大道和芙蓉北路北延至岳阳城区;进一步加强湘江到洞庭湖的航道建设。

  三是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经济协同。整合目前区域内的2个一类口岸、5个口岸作业区、5个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10个国家级园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以这一区域为主体申报国家自由贸易区,增强区域内城市间产业协同,促进创新型、开放型经济发展。

  四是规划建设新区,疏解省会功能。在湘阴、汨罗一带规划建设经济新区,整合两县(市)现有产业园区,将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到新区,以疏解省会长沙部分经济功能,同时带动长沙、岳阳中间地带发展,形成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五是加快推动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协同发展。打破长株潭一体化行政分割的“天花板”,推动三市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实现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资源同城化;加强长岳益协同发展,加速岳阳的城市发展,加强岳阳与长株潭在经济功能、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全面协同,借助岳阳通江达海优势,带动都市圈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长益协同,把益阳建设成为辐射带动湖南西部的门户。加快核心区卫星城市的发展,将浏阳、宁乡、醴陵、湘阴、汨罗、临湘等发展成为50至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强化其经济与服务支撑功能。湘乡、韶山、平江、华容、沅江、南县等卫星城市则重点打造特色,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