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确定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份额不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高新区建设步伐
培育优质项目和企业。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支持上海绿谷、恒康制药、上药集团、华润三药、天士力等企业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全力推进顺势产业园、杏林医疗美容产业园、鼎持生物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支持药联制药、爱尔创等企业筹备主板上市,力争新增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政府、企业、大学合作平台,发挥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撑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化。集约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启动二期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引进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完成高新区规划调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配套力度,打造全链条优质教育,进一步提升人气,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二)推进工业经济增长
加快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支持本钢一冷轧、三冷轧、高速线材等技改项目实施,推动四冷轧前期工作。发展壮大桥北、本溪湖、南芬经济开发区,重点引进汽车配件、五金制品等钢铁深加工项目。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大做强”工程,重点培育龙宝参茸、康顿门业、聚鑫达、宇航矿业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力争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户。实施“小升规”企业培育计划,精准帮扶100户成长型企业,实现“小升规”10户以上。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在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5项。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技能型劳动者队伍。
(三)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
深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两县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力开发主题产品,支持关门山、五女山创建5A级景区,天著温泉中心、汤沟滑雪场、同泉滑雪场、枫林谷房车露营基地、大冰沟景区等项目建成运营。推广龙道沟民营股份制沟域旅游发展模式。设立本溪旅游产业基金,水洞旅游集团实现新三板挂牌。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商品、特色美食开发力度,加快精品民宿、旅游公路和标准化旅游公厕建设,集本线三架岭隧道、本宽线北大岭隧道及引线工程建成通车。
强化旅游市场营销。深度开拓京津冀、东三省等客源市场,加强红色旅游遗址遗迹开发,筹划推出“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工业文化旅游、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塑造本溪旅游新形象。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北药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高效农业,开展全域有机农业试验示范,指导调减低效益玉米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做强两县装备制造、玻璃制品、健康食品、中药饮片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桓仁县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建设水平,本溪县尽快建成1个省级农业园区。扶持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支持同仁堂、天士力参茸等9个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创立桓仁冰酒产品质量标准,打造冰酒特色品牌。扶持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市级龙头企业稳定在120户左右。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部署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两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重点实施本溪县电商产业园二期工程。提升益农信息社等综合服务水平。
(五)全力抓招商上项目
举全市之力抓招商。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充分发扬“五皮”精神,盯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重点区域,聚焦“一带一路”、沈阳经济区、与江苏泰州合作等重要平台,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争取更多优质企业、大项目落户本溪。
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市、县区领导包扶项目建设制度,重点推进160个工业项目、71个服务业项目、70个基础设施项目,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加快推进福耀玻璃、思山岭铁矿、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万达广场、金地广场、红星美凯龙、兴隆大家庭、长江农副产品智能交易中心等一批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运营,天士力健康食品产业园、东软熙康云舍、本溪港桥北物流园、台湾永昕生物医药等一批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国电投氢能产业园、大台沟铁矿、桓仁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再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民营经济试点等国家政策,推动田师付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包装申报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确保实现全年向上争取资金规模至少比2017年增长10%以上、各口径资金额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坚决执行“八个凡是”“七个不允许”,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评议和绩效考核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案件查办和责任追究。牢固树立与企业共命运理念,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权益,对纳税大户给予奖励,以最好的营商环境,让项目加快建设,让企业安心发展。
(六)深度融入沈阳经济区
积极参与制定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在园区管理改革、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等方面取得突破。支持本钢、福耀玻璃、华岳精工等重点企业与宝马、通用、华晨对接合作,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沈阳港”引领作用,做大钢铁、医药等物流产业。积极争取10亿元产业(创业)引导基金。力争高新区与沈阳自贸区、沈抚新区政策协同,打造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政策高地。同时,促进与泰州市旅游资源互换、园区结对、企业交流,实现双赢互利发展。
(七)深化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
稳步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高新区下放行政权力,深入开展“3550”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全市推广。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成“市民之家”建设,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全面实行并联审批,网上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市场化运营。对完成破产财产分配企业,加快破产终结。努力推动工业类“僵尸企业”处置,积极做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推进国家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落实,稳妥解决国企转制遗留问题。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培植财源,依法组织税费收入,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华岳精工等企业上市,华日高新材料等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加快推进市商业银行、市区农信社改革,力争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本溪银行”。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全年新增社会融资220亿元。
(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大力提升城市规划约束力。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工作。强化规委会决策机制,严格规划审批,加强规划执行刚性控制,加大对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城乡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太子河公园,完善太子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站前游园等10个城市公园和广场、25座主城区公厕。新建改造胜利路、文化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危桥2座。进一步完善太子河新城实施规划,强力推进征迁工作,加快道路、太子河新城学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推进“新溪湖·印象”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打造。推进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建成通车。启动90公里绕城公路建设。推进桓仁支线机场、本桓(宽甸)高速公路、溪田铁路提速改造、环卫和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田桓铁路建成通车。
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继续深入开展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完成114条街巷路改造、108个老旧小区整治,强化小区物业规范管理,引导居民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城市“脏乱差堵”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构建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的城市治理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开发项目用地严格执行“净地出让”、公开竞拍,中标后一次性缴齐土地出让金和各类配套费,项目封顶后发放预售许可证,决不允许再出现搬迁无法回迁、购房无法入住、房产证无法办理的情况。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并扩大中央环保督察成果,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农村环保和青山工程。完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实施北沙河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出市断面水质达到IV类标准,完成观音阁水库保护区调整、市级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情况调查,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数据调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营林造林11万亩。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两县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九)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继续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精准施策,实现全市3001人脱贫、17个贫困村销号。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征缴筹措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特困供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比例同时上调。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高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改造棚户区4803套,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00户,实现最低收入群体住房租赁补贴全覆盖。为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全力推进失能老人养护楼项目建设。
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7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检,加快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等项目建设,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投入使用。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市人民文化宫舞台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一号高炉保护修缮工程,全面铺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办好群众文化节。推进健康本溪建设,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全科医生培训力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城市体育公园和健身场地建设,承办好CBA本溪主场赛事,做好申办2024年冬运会分赛场工作。大力弘扬本溪精神,建设诚信友善本溪。
保持社会平安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民生警务”理念融入执法活动全过程,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从严社会面管控、从严公共安全管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切实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全方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食品检验中心尽快投入使用,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继续深化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做好人防、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档案、史志、气象和机关事务等工作。
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加快本溪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必须从严治政,建设忠诚担当、公开公正、清正廉洁、诚信务实的人民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土地出让、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规则,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依法公正用权履职。
永葆清正廉洁本色。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八项规定新实施细则,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厉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实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
求真务实担当作为。解放思想创新干,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摒弃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只争朝夕加快干,跑出比别人更快的速度,干出比别人更高的效率。敢于担当迎难干,勇于接硬任务,善于啃硬骨头。勤勉敬业埋头干,不当评论员,要当实干家。狠抓落实,崇尚实干,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绝不能懒政怠政、碌碌无为,让本溪的发展耽误在我们手里;绝不能好大喜功、沽名钓誉,造成遗憾和败笔,给后人留下烂摊子;绝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砸了子孙后代的饭碗。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美丽健康幸福新本溪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