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吕东浩) “当前,我国自贸区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冷静思考,审慎应对、有序出招。”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呼吁赋予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不断优化自主改革环境,拓宽自主发展空间,扩大自主探索权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13年以来,我国分三批设立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重要成果。
“坚持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相结合,全面优化旨在激励自贸区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的自主改革环境。”王济光建议,对批准设立的自贸区同等实行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体制,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和开放主动性。承担自贸区试点任务的相关省市应积极作为,按照国务院近期调整的一系列自贸区相关法规,主动调整涉及自贸区建设的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保障自贸区有关改革开放措施依法顺利实施。
以“分类推进、梯度互补、制度创新、错位探索”为基准,全面拓宽符合自贸区定位的自主发展空间。王济光提出,应树立试点内容分类管理的理念,允许并鼓励各自贸区在主打产业培育上“拉长长链、补长短板,做实实体、充实虚拟”,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自贸区内实现有机结合,互为支撑。
“正确处理政府职能转变、业务流程监管与行政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全面扩大自贸区打造‘放管服’链条的自主探索权力。”王济光建议,进一步厘清社会治理、城市管理领域深化改革和自贸区扩大开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确保自贸区重点围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展与国际先进规则和惯例接轨的自主探索。创新自贸区监管体制,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模式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促进自贸区内货物、服务、资本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魏敏)